六州歌头 张孝祥

当前位置:主页宋词三百首词人张孝祥原文和翻译 对比

长淮望断①,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

追想当年事②,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③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④,落日牛羊下,区脱⑤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⑥。

干羽⑦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⑧使,纷驰骛⑨,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⑩。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注释】

①长淮望断: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以淮河界。此句即远望边界之意。

②当年事:指靖康二年(1127年)中原沦陷往事。

③洙泗:鲁国二水名,流经曲阜,孔子曾在此讲学。

④毡乡:指金国。北方少数民族住在毡帐里,故称为毡乡。

⑤区(ōu)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之处。

⑥神京:指北宋都诚汴京。

⑦干羽:干盾翟羽,皆舞蹈乐具。

⑧冠盖:冠服求和的使者。

⑨驰骛(wù):奔走忙碌,往来不绝。

⑩翠葆霓旌:指皇帝仪仗。翠葆,以翠鸟羽毛为饰的车盖。霓旌,虹霓似的彩色旌旗。 

【翻译】

伫立淮河之畔,极目远眺,关塞上,荒原苍莽平阔。北伐征尘已暗,边关秋风劲吹,令人黯然神伤。追想当年中原沦陷,恐怕原是天意使然,并非人力可阻。连洙水泗水畔这样的文明之地、礼乐之邦,也已膻腥一片。一水之隔,遍地是胡人毡帐,落日下牛羊返家的平和之地,却纵横遍布敌军前哨。夜色中遥看金军将领夜猎,骑兵的火把照亮了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如同悲鸣,令人心惊胆寒。

想我这腰间佩箭、匣中宝剑,已闲得被虫蛀蒙尘,竟一事无成。时机白白流失,空怀一腔壮志,一年一年流逝,光复中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而今朝廷推行以怀柔靖远之策,边境烽烟已熄,敌我暂时休兵。往来使节,纷纷奔走,真令人难为情。听说遗留在中原的父老乡亲,常常引颈南望,盼望君王北归。倘若有人南来此地,见此光景,恐怕也会一腔忠愤,怒气填膺,忍不住热泪如倾吧。

【解读】

绍兴三十二年,张孝祥在健康留守张浚幕府参与宴会,感怀而作此词,抒发壮志难酬的憾恨,表达坚定的抗金主张与反对议和的激昂情绪。全词格局阔大,勾画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抒发了强烈的个人抱负与爱国激情。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