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暖暖的午后,我靠在飘窗的软垫上,读完了贾平凹的新作《暂坐》最后一个字。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真的很后悔:没有早一点捧起这么振聋发聩的书。
《暂坐》是贾平凹继《废都》之后又一篇都市题材的力作,写的仍是一个男人和多个女人的故事,被人称为现代版的《红楼梦》,其文学底蕴和艺术价值都属上乘。
不同的是,《暂坐》这是贾平凹近古稀之年耗费两年才写成的,并且前后修改了四次。与他四十岁写成的《废墟》相比:少了几分躁动,多了几分宁静;少了几分欲望,多了几分思考;少了几分俗尘,多了几分禅意。
《暂坐》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繁琐的生活琐事里,无不有你、我、他、她的影子。翻开任何一页,人物几乎都是在说话:有开会的,有报告的,有交代和叮咛,有诉说和争论,再就是说是非。就如同,你随便敲开任何一家的房门,眼前呈现的景象:或祥和,或嘈杂,或恩爱,或争吵,都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永远不知道人物明天的结局如何。这也正是贾平凹不同于别的作家的高明之处,每个人的生活每天都是直播,不是吗?
与其说贾平凹是在写俗世凡尘的人,倒不如说他写的是俗世凡尘的人背后的情感和灵魂,躯壳可以随意搁置,灵魂却总得有个归宿,没有坚定的内心,就容易被繁世浮尘带偏。这就有了海若经营的“暂坐”茶庄。
“暂坐”茶庄,是海若靠官场关系便宜租到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她的十多个姐妹维系感情的枢纽,还是她们灵魂的救赎地。
海若送给十位姐妹每人一块玉,被作家羿光称为“西京十块玉”。但并不是每块玉都能如愿地幸福安康、美好与平安:一直躺在病床上直到离世的夏自花;有放款出去朋友担保最后连本都收不回的应丽后;有嫉恶如仇颇具男儿本色的司一楠;有因为看见一个修鞋匠长得像已故父亲而留在城里买下街区房子的陆以可;有甘愿收留夏自花遗孤度过余生的徐栖;有一直被大家提及但从未露面后被马航带走的冯迎;有对婚姻仍抱有希望的希立水;有追求时尚偶尔略带自私的严念初;有被贷款利息压得难以轻松的向其语。还有来西京寻梦的俄罗斯女孩伊娃,在故事结尾时和梦醒了的辛起一起回到她的故乡彼得堡。
一个个鲜活靓丽的身影,随着海若被带走接受审查到“暂坐”茶庄爆炸,像丢了魂魄的精灵一样,只剩下空空的躯壳,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书中唯一的成功男士羿光,西京知名作家,没有《废都》中庄之蝶的风流,却并不输庄之蝶的才情。他跟“西京十二钗”每一个人都关系极好,但大都停留在精神层面上。他是海若随叫随到的“绅士大哥”,更是众姐妹遇到困难时的“智囊妙计”。
图片
在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茶庄老板海若了。
海若,信佛参禅。甚至影响到店员看到街上有卖老鳖的,都能花1000元买下让她去放生。海若,也是善良仗义的,众姐妹中谁有困难,她都是第一个出手相帮。海若,又是有胸怀有担当的大姐大,解决姐妹间的矛盾时还不忘叮嘱保守彼此的小秘密。但海若又和俗世红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同样有着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儿子远在国外,谈恋爱花钱如流水,一套套奇谈怪论让她头疼不已;她经营的茶庄,是托关系便宜租到的,官员双规,她必受牵连;她把茶庄二楼装修成禅室,期待活佛驾到,只可惜直到她被牵连进去,活佛都没有到来。
人生在世,有多少事是自己能够左右的呢:富贵?权势?婚姻?家庭?……似乎都不行。人们大都是在梦想与现实中苦苦挣扎的,也大都是在梦生梦醒的过程中度过余生的。谁又不是矛盾的统一体呢?
茫茫红尘,人生短暂,犹如暂坐。富贵奢华,身外之物,犹如暂坐。只有让灵魂有了归处,才可以做到大道至简,在人来人往中悟出人生的智慧。
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我的发丝上跳着七彩舞蹈,我把书放下,端起早已泡好的菊花茶,呷了一口,淡淡的清香顿时溢满身体里每一个细胞……
“静听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保持一颗平常心,老去酒益淡,晚来风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