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诗经国风·周南原文和翻译 对比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注释】
螽〔zhōng〕斯:俗称蝈蝈,直翅目昆虫,身绿色或灰褐色,善跳跃,雄螽斯颤动翅膀能发声。
羽:振翅。
诜诜〔shēn shēn〕:众多貌。
宜:合适,适宜。
振振〔zhēn zhēn〕:美盛貌,一说仁厚貌。
薨薨〔hōnghōng〕:象声词,众虫齐飞声。
绳绳〔mǐn mǐn〕:众多貌,绵绵不绝貌。
揖揖〔yīyī〕:群聚貌,众多貌。
蛰蛰〔zhé zhé〕:众多貌。
【翻译】
蝈蝈振翅而鸣,声音喧嚣震天。你的子孙后代,适宜兴隆昌盛。蝈蝈振翅而鸣,声音轰轰齐发。你的子孙后代,适宜延绵不绝。蝈蝈振翅而鸣,声音嘈杂纷乱。你的子孙后代,适宜繁盛不息。
【解读】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负责在每年春天深入民间收集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音乐之官谱曲,并为天子演唱,作为其治国理政的参考。可以想见,《螽斯》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收录下来的民间诗歌。
螽斯在中国北方称为蝈蝈,是一种田野间常见的昆虫,作者由螽斯振翅而鸣起兴,表明作者非常熟悉螽斯的生活习性,显露出非常浓厚的乡野气息。再由螽斯齐聚喧嚣为比,祝福对方子孙兴盛不绝,反映出中国古代“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和家庭观。在形容螽斯鸣声之时,用了“诜诜”“薨薨”“揖揖”三个叠词词,生动地描摹出螽斯共鸣的景象;同样在形容子孙繁盛之时,也用了“振振”“绳绳”“蛰蛰”三个叠词,展现出上古祝词所具有的优美韵律。
关于此诗的主题,《毛诗序》仍围绕后妃之德与子孙之福展开,今人高亨在《诗经今注》中,则认为此诗以螽斯比喻剥削者,表达了人民对剥削者的讽刺和痛恨,实是将螽斯当做蝗虫的误读。
此诗文字简短,文笔质朴,叠章和叠词的反复运用增加了音韵的美感,读来仿佛使人置身上古原野之中,聆听那朴实农人的真诚祝祷。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