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论语述而篇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行①,忠,信。
【注释】
①行(Xíng):作名词用,指德行。
【翻译】
孔子以四项内容来教导学生:文化知识、履行所学之道的行动、忠诚、守信。
【解读】
教育应当循序渐进
孔子教育学生,有四个方面的要点,分别是: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于职守、言而有信。在他看来,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对其修养品行进行重塑则更为重要。学习文化知识,只是为了以后的品行塑造打下基础。学生们只有学得多了,才会懂得更多的道理,然后才会遵照这些道理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我们来看看孔子教授弟子们的这四项内容之间有何关联。“文”,按照一般理解来看,指的应当是文献知识。但是,孔子用来教育弟子的那些文献内容,已经渗入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指的是德行。我们知道,人类一切的外在活动,归结到最后都要体现在言行之上。孔子以此教授学生,就是想让弟子规范自己的言行。说好话,行好事,言行一致,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美德。
“文”和“行”都属于外在的修养,孔子接下来教授的“忠”和“信”则是内在的修养。外在的修养虽然是在为内在涵养打基础,但其也是造就内在人格的必要条件。
在《论语》里,孔子所强调的“忠”的核心内涵,乃是克己尽心,是说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或者说要对自己的所有承诺认真负责。在《颜渊》篇中,孔子就曾说道:“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就是在告诫弟子,一定要勤勉尽责、忠于职守,千万不能松懈倦怠。在孔子眼中,“忠”就是一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至于“信”,其核心主旨就是诚实守信。在《为政》篇中,孔子就曾言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孔子眼中,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根本,一个人若是失去了诚信,也就无从谈起道德修养,更不要说君子之德了。因此,孔子才会将诚信看得如此之重。而且,他教导弟子们讲诚信,也是想以诚信构建仁德。在孔子的四项教学内容中,“信”也有着最为深奥的内涵,将其放在最后,也是合情合理。
孔子以“文、行、忠、信”这四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配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成功地培养出一大批的优秀弟子,为社会造就许多人才。这些人才,在孔子去世以后,或著书立说,或从政治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他们以自己的成就,彰显出孔子的成功与伟大。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