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鹏
多年来,我的写作总是徘徊在初创阶段——只是在练笔练功以及学习与鉴赏。一旦兴趣或灵感来了,就马上动笔写一些诗歌或散文或评论。好在已有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见诸《蓝田文学》《镐京文化》《陕西文学界》等刊。
如今,我在想,不想成为校长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以此类推,那么不想成为名作家大作家的作家也就不是什么好作家。也就是说,搞创作的不想成名成家者几乎没有,关键在于有没有成名成家的积淀与潜能以及境界与技巧。于是,我就想突破自我、改变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写出一部像陈忠实老先生向往而最终如愿以偿的“垫枕之作”——当然,对我而言,哪怕不被读者或社会看好、肯定和赞赏,只要自己感觉满意也就知足了。
遗憾的是,近几年也写出了两三部中篇小说,并投送到几个杂志的邮箱,有个别作品被登载在《陕西作家摇篮》或《西北·大秦文学》网刊上,但自己总觉得不满意——就好像是一位大厨,尽心尽力地炒了几盘菜,看似色香味俱全,其实够不上大师级别——不是食材没有选择好,就是火候没有拿捏好,或者是佐料没有搭配好……于是,我就想反复阅读和欣赏几位名家名作,如,贾平凹的《秦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蛙》等,从中寻找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以及情节演绎、语言表达诸多方面的秘诀与技巧,然后回过头来再修改加工自己业已写就的小说,从而完成自己有生之年早已酝酿在心的所谓的“垫枕之作”。
一天中午,我去蓝田县城“教育书店”搜寻上述名家名作,结果发现了贾平凹的新作《暂坐》,如获至宝,买回拜读。读完细思,感悟颇多——
读《暂坐》,仿佛在看一部影视剧的剧本。整个作品共35个章节,这些章节都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来勾连来安排的。也就是说,茶庄“十姊妹”(即十块玉)及其有关人物的故事以及音容笑貌、言谈举止,都是按照场景的变化而上演的。
读《暂坐》,又仿佛在看一部话剧的剧本。因为其中环境气氛的渲染、故事情节的推演、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通过人物的“说话艺术”来表现的。正如作者“后记”所言:“话有开会的,有报告的,有交代和叮咛,有诉说和争论,再就是说是非”……“听那众姊妹说自己的事,说别人的事,说社会上的事,说别人在说他们的事,风雨冰雪,阴晴寒暑,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生死离别,喜怒哀乐”……
《暂坐》以一个生病住院直至离世的女人“夏自花”为线索,铺设了十多个女人的关系,她们各自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相互间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在关系的脉络里寻找着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展示着她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既有物质生活,更侧重于精神生活,比如,养生保健、美容美发、健体健美、休闲娱乐……她们热爱生活,把“柴米油盐酱醋茶”活成了“琴棋书画诗酒花”。
《暂坐》对“婚姻和爱情”有独到的诠释和表达。如果说婚姻是一座城,那么凡是进了城的人几乎都想出城,而一旦出了城就再也不想进城了。非但如此,就连没进过城的少男少女也似乎都看破红尘而不愿尝试进城了。正因为这样,茶庄“十姊妹”都是单身女——其中多数是离了婚的,个别是剩女。这群都市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与做法,似乎说明了当今社会“婚姻与爱情”的一种客观存在——尘世上男女之间根本没有什么真情与真爱,只不过“互相饿了”才融为一体。但从另一个角度又说明了人的成熟与社会的进步。正如作者在作品中借人物“羿光”之口道出了当今社会“性与爱”的真谛:“过去性是传宗接代的,现在是人的艺术了么。把实用的变成了无用的过程就是艺术……性也如此,不为生孩子,仅仅是一种欲望的宣泄和身体的娱乐……唉!寻对象呀,寻来寻去,其实都是在寻自己。”是啊,茫茫人海,知音难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到头来都是在寻找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做好自己、拥有健康、享受生活。而要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实在是太难了,即使找到了也很难改变对方已适应自己呀!难怪当今社会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婚外情”早已成为“中国式婚姻”存在的一种形式,“无子化”(即不婚不育)也成了“中国式爱情”的常态……
哲理性的感悟,可谓厚积薄发、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比如作品第二章节在写到俄罗斯美女伊娃聚精会神地欣赏茶庄二层“小楼”,而旁观者满不在乎时,就这样叙述:磁铁永远对木头、泥块、纸屑不起作用,它吸引的是那些钉子、螺帽、钢丝。其中蕴含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人生哲理。又比如作品第五章节结尾,羿光在给希立水解释“什么叫艺术时”就这样写到:“我告诉你什么是艺术,把实用的变成无用的过程就是艺术,就像书法,不就是写字嘛,为了记事才有了文字,即是实用的,如今书法并不看你所写的内容,主要看表达的情绪、气韵、节奏、线条、整体结构和笔触。这就把艺术的内涵形象具体生动的表达出来。诸如此类的哲理化表达,在作品中可谓举不胜举。
《暂坐》还在关注社会热点,暴露时代弊端。作者在讴歌都市真善美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暴露其假恶丑,如,官场腐败、环境污染、公共设施差,还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
《暂坐》以俄罗斯美女伊娃“乘兴而来”开端,又以她“扫兴而归”结局。收尾相互呼应,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言虽尽而意无穷。
《暂坐》似乎还有另一层寓意,那就是把“暂坐”茶庄当作理想化的“活佛圣地”,或者“人间天堂”,或者“世外桃源”,与扑朔迷离、复杂多变,勾心斗角、争名夺利,缺乏真情真爱的大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难怪作品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演绎“陆以可再生人父亲出现的奇异”、“冯迎幽灵萦绕的迷丽”等看似人类而又非人类的魔幻情境。而作者似乎对此大彻大悟却又陷入迷茫、困惑和无奈之中,纠结在人与鬼、人与天堂、人与地狱混杂的乱世之中……这种种迹象都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