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论语八佾篇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①,郁郁乎文哉②!吾从周。”
【注释】
①监(jiàn):通“鉴”,借鉴。二代:指夏、商二代。
②郁郁:文采盛貌。文:指礼乐制度。
【翻译】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解读】
有继承才会有发展
孔子对夏、商、周三朝的礼仪制度有着极深的研究,在他看来,朝代的更迭并不影响礼制的传承,周礼就是在夏、商礼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当然,周礼并非对夏、商之礼的简单继承,而是有所损益的。也就是说,周朝借鉴了夏、商两代千余年的文明成果,又通过改革和创新,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礼制文化,形成了完备的礼法制度。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周礼都要比前朝完善许多,这也是孔子对周礼赞赏有加的原因所在。
礼制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文化,孔子所秉持的态度是既要继承,也要发展,而且,对前代的继承尤为重要。揆诸历史,不得不说,这是对待传统文化最正确也是最科学的态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待传统有两种错误做法,一是完全继承,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二是全面打倒旧文化,全部推倒重来。第一种做法主要在古代,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这样的规定,对传统制度和礼法,不准怀疑,更勿论变革。其中,最典型的当数清朝。在民族危机日甚一日的生死关头,许多高官显贵死抱这种观念不放,错过最佳改革时机,使清王朝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
第二种做法更极端,主要是出现在中国近代。由于亡国亡种的危机刺激,当时一些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一文不值了。于是,从打倒孔家店开始,掀起了一股否定和打倒传统的思潮。
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依据时代的要求,适当做出变革,是最好的做法。汉承秦制,是为全面继承,废弃秦朝的严刑苛法,与民休息,是为变革损益。只经过几十年,汉朝便迎来文景之治,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无不是靠这种思路取得的。
总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形态和精神,都是经由历代积累而成的,带有一定的历史性。我们不能对其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应当有所批判地学习和继承。而且,孔子还就此举例道,商朝的文化礼制源自于夏朝,而周朝的文化礼制则来源于商朝,他们都没有全盘接收,而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了适当的增删和改革。对于我们来说,若想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也要具备这种科学的辩证学习方法,才能保证我们在继承的过程中求得发展。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