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当前位置:主页论语颜渊篇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①,肤受之愬②,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注释】

①浸润之谮(zèn):像水浸润物件一样逐渐传播的谗言。谮,诬陷。

②肤受之愬(sù):像皮肤感受到疼痛一样的诬告,即诽谤。愬,同“诉”。

【翻译】

子张问什么是明智。孔子说:“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儿都行不通,就可以称得上明智了。暗中传播的谗言,切身感受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就可以说是有远见了。”

【解读】

本章孔子论述的是明智的问题,它对处于领导地位的执政者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有道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能使无孔不入的谗言和诽谤行不通,那可真是明智而且有远见的人了。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月文轩 »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相关推荐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