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论语微子篇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①:“若季氏②,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③。"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注释】
①齐景公:齐国的国君。
②季氏:鲁国的大夫,位居上卿。
③孟:指孟孔氏'鲁国的大夫,位居下卿。
【翻译】
齐景公谈到怎样对待孔子时说:“像鲁国国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孔子,那我做不到,只能用低于季氏而高于孟氏的规格来对待他。”不久又说:“我老了,不能用他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
【解读】
英雄要有用武之地
这段文字,讲的是孔子在齐国的遭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包括主观方面或者客观方面的条件。就主观方面来说,你首先得有可以施展的才能。就客观方面来说,就很多了,“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备条件。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说的都是外在环境的问题。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要求外部环境的配合。也就是说,英雄须有用武之地。如果环境不利,就会处处受制,失败只是早晚的事。可见,环境对个人才能的施展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上文我们说到柳下惠坚持“直道事人”,虽三黜也不改其衷,这种坚守信念、无怨无悔的精神确实值得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局限性,其实各国的环境并不完全相同。他完全可以通过观察,选择更适合发挥才干的环境。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而止”,这里的“道”既指个人之道,也指胸怀天下的大道,这句话是说,如果以道义辅助君主,却不被君主采纳,也就是说君主不按道义行事,那就不要再执迷不悟,要当机立断,离开了事。既然是环境制约了才能的施展和理想的实现,那就从环境上入手。一旦选对环境,个人才能的施展、个人价值的实现指日可待。
与柳下惠相比,孔子就是一个既坚持原则,又懂得权变的聪明人,他深深懂得环境的重要影响,因而他才周游列国,寻找最合适的施展才能的环境。孔子来到齐国,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时齐国政治的现状,即“君不君、臣不臣”,齐景公对孔子的能力及其思想的正确性产生了认同感,就想重用孔子。
用现在的观点来分析这段话,其中的“若季氏”以及“季、孟之间”,可以看作是齐景公在和孔子谈待遇的问题。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可见齐景公已经决定要用孔子。但是为什么最后没有用呢?原因绝对不是齐景公所说的“吾老矣”。何晏在为这段话作注解时说“时景公为臣下所制”,《史记》中也说“齐大夫欲害孔子”,可见齐景公的理由都是托词。齐国当时“君不君、臣不臣”,臣强君弱,齐景公在官员的任命上受多方掣肘。对于孔子,齐景公不是不想用,而是不能用。孔子一听齐景公这样说,当下就离开了齐国。这是为什么呢?还是环境的问题。假设齐景公用了孔子,孔子肯定是要对齐国的政治实行改革的。要改革就要拿那些强势的大臣们开刀,这无疑会损害他们的利益,自然会遭人反对。非但如此,他们还会在齐景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另外,齐景公心里虽然赞同改革,但也担心万一改革一失败,局面更加糟糕。因而,他才说出无奈的丧气话。在这种环境下,就算是齐景公倾力支持,孔子恐怕也难有作为。因而,他毫不迟疑地离开了齐国。
不管做什么事,一定要考虑环境。如果环境,尤其是那种自己无法改变的大环境对成事不利,一定要尽快离开,而不要想着去迁就。迁就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或者被环境同化。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