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易经》的核心:阴阳
《易经》认为,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生成-更新-消亡-再造……《易经》的卦象就建立在阴阳变化的基础上:阴阳符号按阴阳二气消长的规律,经过排列组...
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
《易经》认为,整个世界在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的互相作用下不断运动、变化。除了卦象上的一阴一阳,《易经》还将阴阳作为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法则,把具体的事物赋予了阴阳的含义。 自然现...
《易经》的唯物性 排斥神创论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经》核心思想的透彻说明。“生生”的观点驳斥了“神创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常被称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生生”的...
《易经》的四大法门:象数义理
六十四卦最初没有文字说明。孔子注《易传》,从象数角度解释卦爻辞,赋予其哲理。在孔子之后,易学发展出“象数”、“义理”两大学派。根据研究思路的不同,《易经》研究者分为四大派:象、数、...
《易经》象数学派、义理学派
前置阅读:《易经》的四大法门:象数义理 《易经》中的“象”有三种含义:一是八卦及六十四卦的形状,二是八卦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三是卦辞和爻辞中提到的具体事物的形象。“数”也有三种含义...
“象数”与“义理”的核心内容
前置阅读:《易经》象数学派、义理学派 在汉代,孟喜、焦延寿、京房、郑玄等人以象数解易,创立卦气、纳甲、爻辰、互体等学说,“象数学”由此产生。北宋邵雍又创“先天学”,使象数的含义不断...
王弼扫象:促进了“义理”与“象数”的互动
两汉时期的易学沿袭数百年,不但一味拘泥于象数,而且在对《易经》的解读上更是支离繁杂,尤其是其“灾异说”,大大偏离了《易经》的正道。两汉以后,易学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两个对立互补的派别:...
“象数易学”中的精华
以儒家为代表的易学主要为义理派,主要用于丰富哲学思想、提升个人修养;以道家为代表的易学主要为象数派,主要实践于性命修炼;以江湖派为代表的易学为术数派,主要用于占筮、预测。道家易学与...
易学代表人物
历史上的易学研究者众多,他们创造了很多断卦方法,但今天我们常用的主要有三类:卦辞断卦法、卦象断卦法、纳甲筮法。 易学代表人物 此外,还有一些易学大师并不特别偏重于象数或义理,如周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