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中国较早的多本杂剧剧本吗
王实甫,又名德信,元代大都人,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家。《录鬼薄》记录他所作的剧本十三种,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其它如《破窑记》《丽春堂》等流传也很广。婚姻恋爱是受历代文人墨客关心的一个话题,由于宋代理学的兴起,提倡用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人的生活。“...
王实甫,又名德信,元代大都人,当时著名的戏曲作家。《录鬼薄》记录他所作的剧本十三种,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其它如《破窑记》《丽春堂》等流传也很广。婚姻恋爱是受历代文人墨客关心的一个话题,由于宋代理学的兴起,提倡用封建伦理道德约束人的生活。“...
《西厢记》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突破了元杂剧每剧四折的传统体例,采用多本杂剧形式,共5本21折。从而使剧情更曲折,故事更丰富,在戏曲史上作出重大贡献。在王实甫之前,已有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宋代赵令畸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以...
节选《西厢记》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
与关汉卿的剧作不同,《西厢记》是以文辞优美著称的,这两段唱词正好体现了这一特点。《碧云天》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用秋景的描写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样一个秋风凄凉的日子里,心正如落叶黄花一般受着冷风的鞭挞。那红色的霜林,不是别人,正是我别离...
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2.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衰草萋迷。 3.未饮心先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 4.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5.归家若到罗帏里,昨日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 6.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西厢记》是元代戏曲中的精品,作为戏曲研究及案头欣赏均有相当高的价值。与“本色当行”的剧本不同,《西厢记》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文字的修饰,素以文辞精美著称。阅读应尤其留意其文辞,才能体味《西厢记》的美。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著杂剧剧本,故事取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北宋赵令畤改写为《商调蝶恋花》鼓子词,金代董解元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进行了创造性改编。主要讲的是相国千金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