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郡国多以无备,不能制服,遂渐炽盛,皆如公言。时人以谓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王夷甫亦叹云:“公暗与道合。”
【原文】 4.晋武帝讲武于宣武场,帝欲偃武修文,亲自临幸,悉召群臣。山公①谓不宜尔,因与诸尚书言孙、吴用兵本意,遂究论,举坐无不咨嗟。皆曰:“山少傅乃天下名言。”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
王夷甫父乂,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原文】 5.王夷甫父乂①,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②,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
潘阳仲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原文】 6.潘阳仲①见王敦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注释】 ①潘阳仲:即潘滔,字阳仲,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人。西晋大臣,官至河南尹。潘...
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原文】 7.石勒不知书①,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②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乃曰:“赖有此耳!” 【注释】 ①石勒(274—333):东晋时...
卫玠年五岁,神衿可爱。祖太保曰:“此儿有异,顾吾老,不见其大耳!”
【原文】 8.卫玠年五岁,神衿可爱。祖太保曰①:“此儿有异,顾吾老,不见其大耳!” 【注释】 ①神衿:神,神态;衿,襟怀。祖太保:指卫玠的祖父卫瓘,晋武帝时官至太保。 【翻译】 卫玠五岁...
王平子素不知眉子,曰:“志大其量,终当死坞壁间。”
【原文】 12.王平子素不知眉子①,曰:“志大其量,终当死坞壁间②。” 【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眉子:王玄,字眉子,是王澄的侄儿。有才华,有豪气,与卫玠齐名。 ②坞(wù)壁:构筑在村落...
王大将军始下,杨朗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径前,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收朗,欲杀之;帝寻崩,得免。后兼三公,署数十人为官属。此诸人当时并无名,后皆被知遇。于时称其知人。
【原文】 13.王大将军始下,杨朗①苦谏,不从,遂为王致力。乘中鸣云露车②径前,曰:“听下官鼓音,一进而捷。”王先把其手曰:“事克,当相用为荆州。”既而忘之,以为南郡。王败后,明帝收朗...
周伯仁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自全之道。嵩性狼抗,亦不容于世。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
【原文】 14.周伯仁①母冬至举酒赐三子曰:“吾本谓度江托足无所,尔家有相,尔等并罗列吾前,复何忧!”周嵩起,长跪而泣曰:“不如阿母言。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此非...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原文】 15.王大将军既亡,王应①欲投世儒②,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③,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
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试自求之。”褚眄睐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庾大笑曰:“然。”于时既叹褚之默识,又欣嘉之见赏。
【原文】 16.武昌孟嘉①作庾太尉州从事,已知名。褚太傅有知人鉴,罢豫章还,过武昌,问庾曰:“闻孟从事佳,今在此不?”庾云:“试自求之。”褚眄睐②良久,指嘉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