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第26页
本草纲目原文解读在线阅读。声明:本站内容仅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不做用药和治疗参考。部分濒危动植物有保护等级,请遵守法律,保护野生动植物。

草部 昆布

【释名】纶布。 【气味】咸、寒、滑、无毒。 【主治】 1、瘿气结核,瘰疬肿硬。用昆布一两,洗其咸汁,晒干为末。每取一钱,以棉裹好,放醋中浸过,口含咽汁味尽即换。 2、项下渐肿成瘿。用昆布...

草部 石斛

【释名】石、金钗、禁生、林兰、杜兰。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胃中虚热、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   

草部 骨碎补

【释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 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2、耳鸣耳闭。...

草部 石韦

【释名】石革、石皮、石兰。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小便淋痛。用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2、便前有血。用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二钱。 3、气热咳嗽。...

草部 金星草

【释名】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草部 景天

【释名】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 1、小儿惊风。用景天(干)半两、麻黄、丹参、白术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浆水调服。三、四岁的小儿可...

草部 虎耳草

【释名】石荷叶。 【气味】微苦、辛、寒、有小毒。 【主治】 1、耳出脓。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 2、痔疮肿痛。用虎耳草陰干,烧烟放桶中熏疮痛处。   

草部 石胡荽

【释名】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

草部 螺旋草

【释名】镜面草。 【气味】辛。 【主治】 1、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2、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3、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

草部 酢浆草

【释名】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气味】酸、寒、无毒。 【主治】 1、小便血淋。用酢浆草捣汁,煎五苓散服下。 2、二便不通。用酢浆草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