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756)
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主要作品:《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主题:
《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达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译文:
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刚亮时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如果洛阳的亲友向你有关我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这玉壶的冰那样纯洁透明。
注解:
【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北,下临长江。
【连江】满江。
【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
【平明】天刚亮。
【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
【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后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