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共18篇

《大学》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所作吗

《大学》72位杰出弟子之一,甚得孔子喜爱。《论语·先进》篇记载:一次孔子与弟子座谈,要每一位弟子谈谈自己的理想,曾子说:“暮春时节,服装准备好以后,同五六个成年男子,带着六七个少年儿...

《大学》以“明明德”“亲民”等为纲吗

《大学》篇幅不长,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位列四书之一,成为儒家重要文献。大学,顾名思义,指大人之学,与专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的小学相对,是讲述为人处事、修养德行、治理政事等方面的...

《大学》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哪些文字

第六章: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大学》第六章强调了诚意的重要性吗

此篇强调了诚意的重要性,为《大学》中极其精彩的段落。总纲说:“欲诚其意,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行事,不能自欺欺人。小人暗中作恶,天理昭彰,终不可...

《大学》的经典语录主要有哪些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

《大学》阐述的是治国修身的准则吗

《大学》一书,是讲解修养身性、治理国家的学问。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与治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所阐述的治理国家、修身养性的准则,很多直到今天还有借鉴意义。读者在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①德,在亲民②,在止于至善。知止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