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共630篇
儒学典籍人物介绍

冉雍

冉雍,字仲弓,菏泽冉贤集人。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 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高柴

高柴,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比孔子小30岁,齐国人。在孔子门下受业,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他以尊老孝亲著称,拜孔子为师后,从未违反过礼节。 高柴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

孔伋

孔伋(公元前483年~公元前402年),即子思,孔子之孙。战国初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23篇,已佚。汉唐儒者如郑玄、孔颖达等...

《公羊传》

《公羊传》,也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

儒学发展

秦王朝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统一了文字,又将以儒生为主体的70多位博士汇聚到咸阳的宫廷,大大便利了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和儒学的传播。 然而,由于秦王朝力图以法家思想为主轴实现对思想文化的...

博士

博士的称称,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这里仅指秦汉官名。作为官名,博士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

申培

申培(公元前219年~公元前135年),名培,也称申公、申培公。西汉儒学中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少年时代他跟浮邱伯学诗。 吕后执政时,浮伯在长安,申培再次前去学诗。文帝继位后,听说...

虞翻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浙江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儒学学者、官员。 他本是会稽太守王朗部下功曹,后投奔孙策,自此仕于东吴。他于经学颇有造诣,尤其精通《易》学。

司马筠

司马筠,字贞素,河南人。晋骠骑将军谯烈王司马承七世孙。 司马筠自幼好学,拜师沛国刘瓛,在学习上专心刻苦,深为刘瓛所器重。长大后,他博通经术,更善长《三礼》。 齐明帝建武中期,他官至王...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为魏晋时杜预著,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春秋左氏传》的注释。 全书共30卷,在编排上沿袭马融、郑玄“分传附经”的先例,使原来分别成书的《春秋》和《左传》合为一书。 此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