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论语宪问篇原文和翻译 对比
【原文】
14.16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②,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③!如其仁!”
【注释】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曾与其争位,杀掉了他。
②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
③如:乃,就。
【翻译】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死。”接着又说:“管仲是不仁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出的力。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解读】
子路因为管仲没有自杀以殉公子纠而认为管仲没有仁德。对此,孔子解释说,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息兵戈而解纷争,使天下由此而安,为维护和平作出了贡献,这就是他的“仁德”。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