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真实的时光会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础

有这样一本书,它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分,在当当网上的评论多达近百万条,更是教育部推荐的必读书目,已经连续十年稳居开卷少儿畅销书榜TOP5。

这本书就是——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窗边的小豆豆》的封皮上郑重地写着这句话。

这本讲述作者童年生活的自传性的小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给予这本书高度评价:“《窗边的小豆豆》这样的书不仅仅是儿童需要读的,其实更应该读的是老师、家长。”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便引起了读者广泛的关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席曾这样评价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再也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的了。”

也由此,她成为继奥黛丽•赫本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第7任亲善大使,也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位亲善大使。

“小豆豆”诉说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小豆豆在小时候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小孩,比如她不好好上课,却热衷在教室窗边看过路的巡演艺人,还招呼全班同学去看。

她因为好奇,在上课的时候不停地掀开课桌盖子又盖上……小豆豆做的一切事情都情有可原,但非常糟糕的是,她意识不到她不该在上课的时候做这些,她后来被这所拿她毫无办法的学校开除了。

在被学校退学后,妈妈轻描淡写地对小豆豆说:“我们去一个新学校看看吧?听说那里很不错呢!”

就这样,小豆豆来到一所有个怪怪的名字的学校——巴学园。

这是一所开在公共汽车车厢里面的学校,每天中午吃饭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最重要的是,巴学园的小林校长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被其他学校淘汰出来的孩子。

小林校长,差不多成了全日本第一个聚精会神地听一个小女孩一口气讲了四个小时的人。

巴学园的一切都和别的学校不同:

学校的大门是两棵有根的树,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门呀”;

 教室是电车教室,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顺序自习着学习各个科目;

 没有固定的座位,可以每天换位置;

 校长要求大家自带有“山的味道”(蔬菜、肉类等)和“海的味道”(鱼、海鲜等)的午饭(和“山珍海味”一词很有共通之处,不过普遍的学校食堂似乎很少以此吸引孩子的胃口);

 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自然;

 夜晚则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

这些都是新鲜而动人的和谐景象。

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窗边”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这本书有什么魔力呢?

这本书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而这段真实的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作者黑柳彻子童年时是一个所有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小林宗作老师,让她从别人眼中的“问题小孩”,变成了“正常的孩子”。

小林宗作先生说: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

陶行知先生曾说:

“能变成小孩子,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

“小豆豆”这本书展示了世界上有一所学校可以让你尽情地做小孩,在小孩的时候活得像小孩的样子。这听起来不难,却难于登天。

一名中国读者回忆说:

“第一次看《窗边的小豆豆》是三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读这么厚的书,也是让我第一次在被窝里哭了一晚上的书。”

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这么评价“小豆豆”:“这本书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与教育有关。这本书的主人公不是小豆豆,也不是校长,它的名字是教育。”

因为这份正确的教育,给了每个人设身处地的感动时刻,期望每个人都能在正确的教育里收获真正的快乐,这份快乐才是真的珍贵,让人感动。

《窗边的小豆豆》给我们的心灵提了个醒。

成长很难,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被童年治愈一生,而不是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节选欣赏

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

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

“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

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 “这些全是叔叔的吗?”

“我长大了呢,要做一个卖车票的人!”大叔这才飞快地瞟了小豆豆一眼,说:“我家儿子也说想在车站工作,你们一起工作也不错。”

小豆豆站远一点儿,仔细看看大叔。“和叔叔,还有那个男孩一起工作,也是不错的主意,我想一想吧。不过我现在挺忙的,我要去新学校啦。”

说完,小豆豆跑向等在一边的妈妈,叫道:“我打算做一个售票员!”妈妈却一点儿也没有吃惊的样子,说:“不过,你不是说要做间谍的吗?这怎么办好呢?”

小豆豆被妈妈拉着手,一边向前走去,一边思考着。(不错,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还是一定要做间谍。但是,做一个像刚才那样把车票满满地堆一盒子的人,也是非常好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