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安然,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普通家庭里。父母为了二胎生儿子,让她假扮残疾才要到了生育二胎的指标,但是由于安然的倔强打破了父母的计划而吃了一顿“笋子炒肉”。等到安然成年后,父母生了弟弟,安然与父母和弟弟的关系非常疏离。在高考填写志愿时,安然报考了北京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父母却因为希望她离家近一点,能照顾家庭、照顾年幼的弟弟的私心偷改了她的志愿,让她成为了一名在川护士。
她本想通过努力工作、攒钱考研来逃离家庭,面对的却是父母在意外车祸中双亡后给他留下的没接触过几次的6岁的弟弟。
一个艰难又现实的抉择摆在她的面前——一是面对所有人的谴责,给弟弟找到领养家庭后去考研,开启全新的新生活。二是符合家人和大众所期待的独自赡养弟弟,与他相依为命。在这个抉择中展开了一段细腻而感人的故事。
(图片来自豆瓣影评)
类似《我的姐姐》这样的故事里,无论姐姐还是弟弟,本质上都是受害人。错的从来不是当姐姐的,也不是当弟弟的,甚至父母也没有错,只不过这种亲情中带着一丝“理所当然”的“情感捆绑”,让本来就受到不公待遇的姐姐,失去了自由选择人生轨迹的权利。
(电影《我的姐姐》海报)
(图片来自《我的姐姐》原型论坛截图)
最近的微博热搜中
一名二十岁的小姑娘
不堪抚养三个弟弟妹妹的重负
选择了跳河轻生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图片来自新浪微博)
(图片来自纪录片《姐姐》)
但我们无论怎样做选择
小研都希望那是自己的选择
是不被现实所绑架的选择
因为“姐姐”首先都是她自己!
也正因为如此
所有“姐姐”的需求都应该被看到
所有“姐姐”的决定都应该被尊重

如果你是姐姐
你是会坚定不移地选择走自己设定的路、
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还是如多数人所盼的
去选择抚养年幼的弟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