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直解 第14页
内容简介:《资治通鉴直解》原名《通鉴直解》,是明代两朝帝师、首辅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给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量身定做的宫内读本。此书以《资治通鉴》为主,其他史书如《通鉴外纪》、《续资治通鉴》、《宋元通鉴》等为辅,从中选取了一些重要片段与事件加以讲解,一方面通俗易懂,一方面也融入了张居正等人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以及对重大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先读经,后读史,是历代帝王必修之大纲。《资治通鉴直解》是明朝隆庆六年,由两朝帝师张居正给万历小皇帝日讲的宫内读本。《资治通鉴直解》以最通俗的白话文写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还融入了大政治家张居正对历代王朝兴衰的总结。当年为皇帝讲解《资治通鉴》,意在教育皇帝如何做一名圣明之君。即使在今天,此书对各级管理者与读者大众,依然可资借鉴,更可从中读出立身处世的智慧光辉。……

德 宗

德宗皇帝,是代宗长子,在位二十六年。 原文 初,至德以后天下用兵,诸将竞论功赏,故官爵不能无滥。及常衮为相,思革其弊,杜绝侥倖,四方奏请,一切不与,而无所甄别,贤愚同滞。崔佑甫代之,...

唐 纪

德 宗 原文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

唐 纪

德 宗 原文 陆贽在翰林,为上所亲信,居艰难中,虽有宰相,大小之事上必与贽谋之,故当时谓之“内相”。然贽数直谏,忤上意,卢杞虽贬官,上心庇之。贽极言杞奸邪致乱,上虽貌从,心颇不悦,故...

唐 纪

宪 宗 宪宗皇帝,名纯,乃德宗之孙。德宗崩,子顺宗立。顺宗即位之时,已病不能言,遂传位于纯,自称太上皇。纯在位十五年,庙号宪宗。 原文 上与杜黄裳论及藩镇,黄裳曰:“德宗自经忧患,务为...

唐 纪

穆 宗 穆宗皇帝,名恒,是宪宗第三子,在位四年。 原文 二年春,上之初即位也,两河略定,萧俛、段文昌以为“天下已太平,渐宜销兵,请密诏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岁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上方...

敬 宗

敬宗皇帝,名湛,是穆宗长子,在位二年。 原文 上视朝每晏,左拾遗刘栖楚进言曰:“陛下嗣位之初,当宵衣求理,而嗜寝乐色,日晏方起,梓宫在殡,鼓吹日喧,令闻未彰,恶声遐布。臣恐福祚之不长...

文 宗

文宗皇帝,名昂,是穆宗第二子,在位十三年。 原文 二年夏四月,上对柳公权等于便殿,上举衫袖示之曰:“此衣已三浣矣!”众皆美上之俭德,公权独无言。上问其故,对曰:“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

武 宗

武宗皇帝,名炎,是穆宗第五子,在位六年。 原文 四年八月,镇、魏奏邢、洺、磁三州降,宰相入贺。李德裕曰:“昭义根本尽在山东,三州降,则上党不日有变矣。”上曰:“郭谊,稹谋主也,必枭刘...

宣 宗

宣宗皇帝,名忱,是宪宗第十三子,在位十三年。 原文 二年二月,以知制诰令狐绹为翰林学士。上尝以太宗所撰《金镜录》授绹,使读之,“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上止之曰:“...

懿 宗

懿宗皇帝,名漼,宣宗长子,在位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