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第6页
黄帝内经原文译文注释在线阅读。声明:本站内容仅为传承中医药文化,不做用药和治疗参考。部分濒危动植物有保护等级,请遵守法律,保护野生动植物。

上卷 素问篇 刺齐论

刺,针刺;齐,辨别。本篇重点讨论了皮、肉、筋、脉、骨不同病位的针刺方法;依据各种不同的病位,施以不同的针刺深浅程度。如果违反了针刺的原则,就会损伤其它部位,给病人造成痛苦。 新校正...

上卷 素问篇 刺禁论

【本章要点】 本篇说明人体禁刺的部位,以及误刺的后果。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①。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②,心部于表③,肾治于里④,脾为之使⑤,胃为之...

上卷 素问篇 刺志论

志,同“讠志”,即记在心里。本篇论述了虚、实的要点及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都是针刺中的重要内容,应当牢记不忘,所以篇名为“刺志论”。其内容包括虚实要点;例举了多种正常与反常的情况;针刺...

上卷 素问篇 针解

【本章要点】 一、论述针刺补泻手法,说明了针下寒热感觉与针刺疗效的关系。 二、强调针刺时医者应做到思想集中、态度严谨、明确病位、端正手法,并注意调节病人的精神活动,以利于治疗。 三、...

上卷 素问篇 长刺节论

长,即广的意思;刺,针刺;节,法度。本篇广泛地论述各种疾病的针刺法度,所以篇名为“长刺节论”。篇中讨论了头痛、寒热、痈肿、疝、积、痹、狂、麻风等病的针刺部位和针刺方法。 新校正云:按全...

上卷 素问篇 皮部论

本篇论述了三陰、三陽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布,所以篇名为“皮部论”。其内容有十二经脉在皮部分属的部位、名称,及如何从皮部络脉颜色的变化诊断疾病;外邪侵袭人体,由表向里传变的次序。 新校正云...

上卷 素问篇 经络论

【原文】 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

上卷 素问篇 气穴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

上卷 素问篇 气府论

【原文】 足太陽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傍各一,风府两傍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

上卷 素问篇 骨空论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陰陽。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