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读后感:愿时光可以如初出一般温柔和梦幻

有些书,也许很容易能进去,但不一定很容易出的来。对我来说《草房子》就是其中的一部。

      这是一部儿童文学,文字里浅浅的写出了上世纪60年代一个农村油麻地小学的一些故事,对于农村出生的我,那些文字里刻画的场面格外的熟悉与亲切。时间远去,我已几乎忘却了那么多儿时读书的细节,阅读过后,又仿佛自己是从油麻地小学读书出来的一样,我有了自己鲜活的儿时回忆,油麻地成了我的记忆,那些故事就是自己所经历一般,深浅的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不一样的同学,有一个暗暗喜欢不敢明言接近的女生,有一个会天天见到在学校里的老奶奶,有一些内心崇拜的老师,也有一些对大人世界窥探的些许好奇。

       缓缓道来而扣人心弦的故事,水般优雅简单的文字,恰到好处的场景,不那么惊天动地,我却不知道何时就有些眼噙泪水了,可能往往极致的平淡与平凡的生活、生活中的你我他,放置于内心,也是感动人的,也有可能感动之余,我们应该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吧。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一串串轻松与沉重、欢乐与苦涩、希望与失落相伴的遭遇中长大的,然后忘却了那些具象的,只留下了心底的影子。欢笑苦乐的童年,无论外在的拥有与否,我们或多或少为这些最简单的时光倾注了无与伦比的诗与梦。

        这样的文字让我开始去想念我的童年,由弯弯的小路和长长的铁轨组成每天单程1个小时的上学路,放学路边那些最朴素的游戏(跳绳、弹珠、纸卡、陀螺……),哪个凶恶的老师和哪个可爱的老师,下雨天漏水的教室,本以为自己可能是已经忘记了很多,其实它们真的是隐藏着的一望无际,经不起一点点的思念,就蹦跶着向你说着:看,我在这儿呢。我不经思考,它们到底是近呢还是远呢,就像那时夜里走路时总会问月亮到底是静止的还是飘动着的呢,不过我可以确信那绝对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只是没有风一切都好像是静止的而已,风来了,不舍就会来。

        每一个故事,也是每一种不一样的力量,每一种画面带来的回忆也重温着成长的意义,现在的每一天便是在为以后经营着记忆与力量,愿时光可以如初出一般温柔和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