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后浪》,我更喜欢快手《自己的英雄》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激情不能被消沉的暮色淹没

咆哮吧,咆哮,痛斥那光的退缩

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对黑暗妥协

是因为他们的言语已经黯然失色

他们也不想被夜色迷惑

咆哮吧,咆哮,痛斥那光的退缩

—狄兰·托马斯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其实是在《星际穿越》里,之后也去查了查,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自己病危父亲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即“怒斥光明的消逝”。

昨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快手的一条广告,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让我莫名想到了这首诗,觉得有些眼熟

接着这句话的下一句,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那些不加思索就说这里不够潮的人,应该亲自来这里看看。”

这个句式,这个感觉,这种欲说还休的说教意味……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

这不就是快手版《后浪》么!

一个月前,央视在新闻联播之前播出了一条2分钟的广告,与其说是广告,不如说是演讲。

虽然网上声势浩大,很多朋友也转发到了朋友圈,但是我第一遍看其实是没能看下去的。

很惭愧,我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后浪,毕竟我没去国外体验过高空跳伞,而且手残到这辈子也沾不上电竞的光,驾照还没考下来就更别提跑车了,别说是后浪的浪尖,咱这不还在深海区裸泳呢么。

即使何冰是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之一,我只要隐约地感觉到某个巨人想教育我了,我就生理性不适,更别提还是那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教育。

过了一两天再关注这事儿,感觉大家已经开始了群嘲和解构,整体毁誉参半。

喜欢的人,在弹幕里疯狂地刷“奔涌吧,后浪!”,仿佛已经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不喜欢的人,知乎里这个短片的推荐度只有可怜的27%,万赞答案前十个里七个是批评,还有两个是评价朱一旦的《非浪》。

甚至还衍生出了各种段子,比如苏式笑话新编……

屏幕里:“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后浪们活得精彩!”

屏幕外A:“看哪 ,咱们年轻的后浪就该奔涌起来!” 

屏幕外B:“不,我们是‘代价’。”

看来,这年头鸡汤也不好卖了啊……

再把时间往前调5个月,还是央视。

新闻联播结束后,给了快手2分钟,一条《点赞可爱中国》的短片也是一下子火了起来。

我对网络版里面的两句文案印象深刻。

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会被生活打败”。

你对生活的热爱,很可爱”。

还是上海胜加的手笔,中国银联《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和《我们都是考试人》,B站的《后浪》和《毕业歌》也是他们公司做的,我确实还是蛮佩服他们的。

我很认同微博 @双叶三文鱼酱 对这个短片的评价。

“原来我也觉得快手土、低俗、质量不佳,可时间长了后发现在那里能看到更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一些与我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也是真实的、鲜活的、生动的人和故事,是不应该被站在道德立场上评判的酸甜苦辣。

都说下个风口在下沉市场,什么是下沉?
是精英阶层没注意到的波涛滚滚的群众力量吗?
下沉这个词本身就暗含了高与低的站位之分。
中国不只有北上广深,还有放牛娃、卡车司机、养竹鼠的、生产线上的厂工厂妹和小镇青年。
技术飞速发展让一部分人被落下了,也意外地让另一部分人有了走进公众视野的机会。知道生活的残酷无情后依然热爱生活的,都值得被歌颂。”

这一段评价用在快手最新的《自己的英雄》上好像也可以,风格统一,内核一脉相承,快手仿佛已经有了企业的灵魂。

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
那些不假思索就说这里不够潮的人
应该亲自来这里看看

有人在大山里起舞
有人在菜地里高歌
有人潜入最深的海底
有人登上最高的山峰

很多人不知道,漠河冬天泼出开水能成雾霜
很多人不知道,乌苏里江大马哈鱼有多香
很多人不知道,新疆哈密瓜地里姑娘有多漂亮
很多人不知道,曾母暗沙蔚蓝海底有无数宝藏

很多人,一生只在一个地方

有人说带着偏见看世界,才有看待世界的方式
可看待世界,不需要预设任何方式

野花山间无畏盛开,悄无声息
如果它拥有被看见的权利
它也能收获遥远他乡的喜欢

它,存在即是完美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认同
非一日之功,亦非一己之力
可技术的进步,给更多人提供了看见的可能

那些原来沉默的大多数,就可以不沉默
那些原来普通的人,就可以不普通
那些原本平凡的东西,就不再平凡

这,就是看见的力量!

向更大的世界开始探索吧
去体验,去感受,去交流,去求证
看看古老手艺如何惊艳时光
看看翩翩少年如何奋发图强
看看耄耋老人如何白头偕老
看看芸芸众生如何逆风飞翔

向所有认真生活的人喊一句:
老铁,没毛病!
我们是世间的尘埃,却是自己的英雄!

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
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
痛苦的人,总是携带傲慢与偏见
幸福的人,总是多一份宽容与慈悲

不必盼望世界先理解你
你可以尝试先理解世界

君子和而不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更广阔的胸襟,装得下更多的趣味、态度和观点
参差百态,才是幸福之源

不要冷漠地走入任何未经检验的生活
要相信生活值得一过,只要你热爱它

如果非要对生活有态度
加油,奥利给!
你比你想象中更美好!

在快手
每天与 3.2 亿用户一起为生活加油

虽然这次的文案有的地方显得粗糙(毕竟是他们自己营销部做的),但是每句话听上去都很接地气,不像B站,看下来激昂慷慨催人尿下,但是过一下脑子就会产生出一种“跟我没啥关系”的疏离感……

毕竟,B站的素材列表是这样,我确实也很难和他们产生共情,看来还要努力。

B站《后浪》鼓励大家成为优秀的“他们”

快手《自己的英雄》则是鼓励大家成为优秀的自己

看上去好像差不多,但是内在的差别可就太大了,“你们”和“咱们”的区别,你细品。

当然,快手这次还是蛮鸡贼的,整体观感是改良版的《后浪》,前车之鉴还是学习了的,甚至有一种故意恶心B站的感觉,但是架不住内容、气质、选人都是最适合快手的,虽然没有后浪那样全平台大爆,但还是刷了一波好感。

不过,这波好感还是有点儿微妙。

当我拿这条短片和B站《后浪》开始对比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是割裂的开始,用饭圈的话就是已经开始“踩一捧一”了,之后可能是讨论,可能是对立,但是这些,都是和快手想要的“国民快手”的品牌形象有些矛盾。

这个广告的内核还是那个快手,但是这个广告的方式很不快手。

也许,正如开头那首诗的第一句一样。

快手,也不想温和地走进短视频社交平台这个良夜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