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始悟读书少 ——读杨元杰《无用之用》《与诗的距离》有感

“善良从不伤害他人开始”,“再好的方法,只有践行才会有用”。这是杨元杰《无用之用》里的两句话。
 说起杨元杰,在临汾人脉圈中,因酷爱图书而謏闻。著名书法家樊习一与杨元杰书写的条幅:“读书是福”,是对杨元杰痴迷图书的高度概括。他深悟“读书始悟读书少,练笔方知练笔迟”之哲理。这是他自己切身体悟的一副对联,道出了多数读书人欲说的心里话。
 我家与元杰家是世交,自然对元杰的了解就比别人多一些。元杰出生在金融之家,其父不仅是临汾农业银行很有名望的领导,也是临汾很有名气的文化人。元杰本人在银行工作,却非常热爱文化,我称他是“文化匠人”。      
杨元杰读书、卖书、编书,还写书,我又称其“四书先生”。201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随笔集《无用之用》一书。这个书名出自《庄子》。无用之用其实为大有之用。散文作家高树德读后这样说,思昔抚今,可惜是读的太迟了,愿广为传播,为子弟增广福惠。全书收录了杨元杰教子絮语110篇,教子箴言109条。文章内容以小见大,引人入深,写法通俗易懂,哲理丰富,读后浮想翩翩,回味无穷。真正感受到杨元杰教子的独到之处,令人耳目一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子吃的营养,穿的时兴,要求高享受,而忽视了传统的教子方式,元杰视角独特,寻常话教子贯穿全书,他不仅用的是寻常话,更是不避讳自己的过去,反思自己现身教子。《无用之用》首先讲父子交流的事,故无大道理,无训子之言,而是点滴琐事,这种寓教于乐,寓理于琐事之中的教子方法,可谓一流。事实证明,社会不管怎样发展,孩子的童心永远是纯真的,教子寻常话一言一行,滋润着孩子的幼小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寻常话是生活中的语言,无处不在,只不过人们没有留心。应该说,元杰是个有心人,从平常生活中总结教子的效用,随教随记。这是良好家风,优秀品质,渊博学识的体现。书中《步入成人第一课》一文,哲理强、道理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弱冠之礼。针对父子之间代沟的存在,以及孩子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等不同情况,元杰大都选择通过诗词这个载体,既表达了为人父的想法,又给孩子留下了思考的空间。元杰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有时就是这么特别,如在高考前,他发现孩子压力不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为孩子疏解疏解,又怕说轻了不起作用,说重了适得其反,思来想去,他觉得诗词不失为交流的一种好方法,当即赋诗:
题海书山云蔽日,弃愁断虑曙光前。
宽心以赴全歼灭,七百五十只等闲。
再如,为了少让或不让孩子沾染自己的不良习惯,他又赋诗:
较理一俦噱背起,吾痴众笑吾独哂。
戏呼大艮称别号,冀囝蓝熏切莫深。
朋友、同事、邻居每每赞誉他教子有方,培养了两个有出息的孩子时,元杰辄是说:“老子没本事,孩子不努力不行阿。”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的低调而睿智,他的谦虚而不失风趣的处世风格。
元杰赠我与其子杨渡合著之书《与诗的距离》,“与诗的距离”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浓浓的诗意里蕴涵着他对诗的谦敬。杨渡出书,倍感亲切。我最初见杨渡是在席殊书屋,他年龄幼小,十分好学,自年幼即好吟诗。  今天读杨渡的诗集,也是功到自然成。书中收录杨渡的旧体诗有律诗、绝句、诗余,还有百字令。像杨渡这样的年轻人,能写出这样的优美古体诗,是一种震憾。旧体诗词是中华古文化的瑰宝,年轻人写旧体诗词是一件费心血的事,旧体诗词不仅讲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更要有诗外的语言文字功夫。杨渡能脱颖而出,这也证明杨渡有天赋,人勤奋。杨渡的旧体诗有写祖国美好景色的,有抒发情怀的,还有写人物的,读来如临其境。其韵之协美,词之优雅,情之深笃,颇有唐诗宋词的风韵。以《思乡》为例:
思乡之一
皓月南空照,思随北雁归,
惜别乡土去,独审自徘徊。
思乡之二
学子聆听邻里声,方言耻去悔青肠。
而今异地求学问,荒蘼无途报家乡。
把学子异地思念家乡写的活灵活现,使我想起唐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杨渡的旧体诗,每一首都依依情深,娓娓动人。
《与诗的距离》下卷收录杨元杰195首长短诗句。涉及内容相对比较宽泛,有抒漂泊之艰辛、游历之快意;有亲子之交锋、友朋之情笃;有力陈时弊之疾讽、志趣之淋漓;有怀古之幽情、乡愁之真挚;还有缅先祖懿德,弄孙之绕膝等等。这些诗文是元杰心血的结晶,也是元杰学殖的体现。细读元杰的诗作,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性。如《参观晋国博物馆感怀》曰:
 纹鼎猪尊钟磬韵,骨殖凛冽俾心惊。
 终成霸业终成烬,鸟语莺歌述太清。
又如“题痴存斋三首”,这是他自题书房的诗。“痴存斋”是元杰给自己书房取的别号。痴存者存痴也,元杰是一个耿直的人,看不惯时下遍地的“聪明人”,他不仅碰过钉子,而且还碰的头破血流,他自嘲:“自感是个穷者,只好独善其身了”。他自我黾勉,也想为世人提个醒。故为书斋题了这样几首诗:
榆木嫽嫽自幼看,年逾不惑扰娘牵。
焉能欲罢华顛已,索性一痴到终年。
又一首:
谄语时敲耳鼓疾,秋风漫漫迫天底。
欲驱瘴气清华日,若被君噱谂存痴。
说到这里大家会说,真的是世人皆醉他独醒嘛!其实,元杰不仅是个耿直的人,而且,还是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可以从他的诗中体味一二。如 《午夜听雨》:
 噼里啪啦雨声骤, 敲来竹磬梦中怡。
离披黍亟期甘露,点点舒平菽粟眉。
又如《捉鼠有感》:
夹声魂魄散,鼠窜惹人烦。
昔日食我粟,今朝把肉馋。
垂涎滴馞餌,一念入冥箝。
颈架四爪伏,皆因起贪婪。
莫道人未知,岁杪终无颜。
再如读徐刚之《黄河万里独行客》                                 
滔滔黄水蓄三门,河下弗清万里侵。
良策古来输媚语,惊天舛害未醒人。
像这类诗句在这本诗集里还真不少。诗家王玉平读了元杰的诗说,道出诗人之莫言,忧民大爱,恨何极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元杰每每出书都不忘他的贤妻王光炬。光炬人贤惠又能干。她人实在、话不多,低下头不紧不慢不慌不忙默默做着自己的事。从不炫耀、从不争辩,没和人红过一次脸,没有和人高声说过一句话。在单位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在大院里,大家都说,光炬是个贤妻良母,是家里的福气呀!
元杰的《无用之用》里有这样一首诗:
七十不遇一劫舛,老伴孥囡侍榻前,
媳妇濯足时送溺,虽婴蕞恙慰余年。
短短二十八个字,说的不仅是光炬的贤惠,更道出了元杰这个家庭的家风、家教。《无用之用》《与诗的距离》是他父亲《老院情深》的延续、继承和发展。
        文如其人,读其文品其诗,可以品出杨元杰也是个实干家,只要想好说干就干,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世纪之交,看似平凡的杨元杰还干了几件不平凡的事。第一,1999年,他和文化同仁共同发起成立了临汾读书研究会,并自筹资金创办会刊《读书导报》,由于会长信任元杰,委托他担任总编辑。元杰自谦覃感学识不够,又难以推却,只好起笔名以掩学识之浅薄。《读书导报》深得学人的推崇(高国宪语),所以读书人当时只知木一不知杨元杰。第二,2001年,他倡议设立“中华读书节”,并策划举办了临汾首届读书与书法笔会,在文化圈很有震动。诗人孙梦在他的诗中这样评价:“这声呐喊很微弱,却何等地富于远见”。2002年,他策划了“呼唤中华读书节”全国读书楹联书法展览。开展式上文化名流云集,观展者络绎不绝。临汾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与人物专访。据说山西电视台还进行了转播。多年来,他对楹联如痴如迷,潜心钻研。在漫长的探索中,从孤僻生涩,逐步到用典自然,通俗易懂。一直以来雅俗共赏胥贯彻其创作之始终,奉献读者易识、易读、易消化的精神食粮是他追求的目标。由于他在楹联诗词这片沃土上耕耘不辍,卒底于成。付出便有回报,他的作品等入编《山西省志·楹联志》《中国楹联家大辞典》《中华诗人年鉴》等典籍。第三,元杰以书为纽带,广交书友,与妻子在师大门口办起了“席殊书屋”。有暇即与顾客品书、品事、品茶,有的品成了朋友,有的品成了知己。山西师大门口书店一家连一家,热闹非凡,书屋玻璃门两侧八个红灿灿大字“提供精品、抵制盗版”,充分体现了元杰的经营思想以及他做人的原则。可以自豪地说:杨元杰经营席殊书屋十余年,未进过一本盗版书,未卖过一本高利润的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缺乏处世的灵活。他自觉力不从心,无奈之下,只好关门大吉了。他以苦作乐吟诗曰:
编报鬻书思子美,饔餮啖素自陶然。
话别怅惋踯躅外,屈指十年一挥间。
这首诗正是他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杨元杰平凡而不平庸!

原创文章,作者:believ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alihw.cn/287.html

(0)
believe的头像believe
上一篇 2021年 4月 10日
下一篇 2021年 4月 1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