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原文】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翻译】   子夏说:“什么叫‘百姓的父母’,我已经领教了,再请问什么叫‘五至’?”孔子对他说:“既有爱民之心惠及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惠及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惠及百姓,就会有爱民的礼惠及百姓;既有爱民的礼惠及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惠及百姓;既有爱民的乐惠及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惠及百姓。哀与乐是相生相成的。这种道理,瞪大眼睛来看,你无法看得到;竖起耳朵来听,你无法听得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在天地之间充盈。这就叫作‘五至’。”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赞赏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