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 张之洞聪明勤奋,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 张之洞聪明勤奋,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 康有为出身于以理学传家的封建官僚家庭。有为少年聪颖,又加上家庭环境的影响。4岁时就会识字,5岁能够背诵几百首唐诗。6岁入私塾,师从番禺简凤仪,当年就读...
《易通释》共20卷,清代焦循撰,为焦氏《易》学三书之一。《易通释》初稿成于嘉庆十一年,一再改订,数易其稿,于嘉庆十八年定稿。 全书对《卦辞》、《彖辞》、《象辞》、《爻辞》一句一字,各为条分屡析,珠连绳贯,以观其通《易》之数。也均以旁通、时行...
《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清代王引之撰。王引之以前有刘淇所著《助字辨略》一书,专门讲解虚词,王氏似未见到。刘淇著于康熙年间,王引之成于嘉庆年间,后于刘淇80余年。 当王引之时考据之学大兴,段玉裁、王念孙阔步于前,王引之继承父业...
《东西均》是明清之际思想家方以智的哲学、儒学著作。撰于清顺治九年前后,代表作者后期思想。全书除《开章》及《记》以外,有《扩信》、《三征》、《反因》、《颠倒》、《全编》、《张弛》、《象数》、《所以》等26篇,约10余万字。 关于“东西均”之名...
《周易外传》7卷。清初王夫之撰。由此可知此书始撰于顺治十二年,即从广西返归湖南之后,当时只有38岁。 该书为王夫之有关《周易》的第一部著作,也是发挥其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之一。 该书卷一至卷四,论六十四卦,卷五、卷六论《系辞传》,卷七论《说卦...
《易图明辨》,清代胡渭撰,谭德贵等点校。 全书共分10卷,卷一辨“河图”“洛书”,卷二辨五行、九宫,卷三辨《周易参同契》,先天、太极,卷四辨龙图、《易数钩陷图》,卷五辨《启蒙》图书,卷六、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后天之学,卷九辨封变,卷十辨象数...
清代儒学是我国传统儒学的重要历史阶段,它上起17世纪早期的明清之交,下迄1911年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历时近300余年,其间大致可划分为清初、乾嘉、道咸和晚清四个阶段。
清朝入关的后的一个皇帝顺治非常重视儒学,他在位期间,顶住各种压力大胆任用儒生为官,大力推广儒学文化。其后的康熙开博学鸿词科,以拉拢儒学人才。 同时,一大批汉族儒生,如李光地、张廷玉等,被封为高官。清初统治者的这些政策既促进了政权的稳固,也刺...
乾隆、嘉庆年间,儒学学风大变。百余年间形成了“古典考据学独盛”的局面,汉学“几乎独占学界势力”。 《清经解》收录考据名著157家188种1408卷,其中大多数是乾隆、嘉庆年间的著作,世称乾嘉学派,也称考据学派。 这一时期的儒学领域主张为学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