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发挥了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吗
《春秋繁露》共17卷,共82篇,哲学著作。作者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即河北景县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此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旨在发挥春秋大一统思想。在宇宙观上,董仲...
《春秋繁露》共17卷,共82篇,哲学著作。作者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广川,即河北景县人,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西汉哲学家,经学大师。此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并结合阴阳五行学说,旨在发挥春秋大一统思想。在宇宙观上,董仲...
董仲舒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董仲舒还著有《董子文集》。此编为作者阐释儒家经典《春秋》之书,书名为“繁露”,《四库全书总目》云:繁或作蕃,盖古字相通,其立名之义不可解。《中兴馆阁书目》谓“繁露”冕之所垂,有联贯之象;《春秋》比事属辞,立名或取诸此,亦以意为说也。此书篇名...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极力推祟《公羊传》的见解,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把封建统一说成是天经地义而不可改变。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
董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
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董仲舒遂认为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
《春秋繁露》中所谓的“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则可善可恶,性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之性则可以教化,逐渐变善,至于小人则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圣人的统治。总之,此书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这种以儒...
董仲舒潜心钻研《公羊春秋》,学识渊博,故时人称其为“汉代孔子”,《春秋繁露》也是一部推崇公羊学的著作。 《春秋繁露》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神。《繁露》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
《繁露》还大力宣扬“天人感应”说。认为“天”不但为人世安排了正常秩序,还密切注视人间的活动,监督正常秩序的实现。如果人间违背了封建道德即天的意志,君主有了过失而不省悟,天便会降下灾异警告,这就是所谓“谴告”说。 反之,如果君主治理天下太平,...
《繁露》全面论证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所谓“道”,是根据天意建立起来的统治制度和方法,《繁露》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加以分析判断,认为这个道是永恒的、绝对的。它说:“凡物必有合。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