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的的文学理论专著吗
刘勰,字彦和,祖籍山东莞莒。(465~520),是南朝齐梁间人,深得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信任,曾任东宫通事舍人,仕途较为顺利。他曾依附当时名僧僧佑,精通佛理,晚年出家,不久便辞世。《文心雕龙》是刘勰三十余岁的作品。在汉末以前,中国没有文学批评的...
刘勰,字彦和,祖籍山东莞莒。(465~520),是南朝齐梁间人,深得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信任,曾任东宫通事舍人,仕途较为顺利。他曾依附当时名僧僧佑,精通佛理,晚年出家,不久便辞世。《文心雕龙》是刘勰三十余岁的作品。在汉末以前,中国没有文学批评的...
节选自《文心雕龙·时序》: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来,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篇翰;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循质于海隅;德琏综...
《文心雕龙》共50篇,可分为“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割情析采”三大部分,其中,“文之枢纽”是全书的理论基础,“论文叙笔”共.20篇,又称文体论,每篇文章分论一至三种体,对主要文体都详细叙述其文体渊源、沿革,以及代表作品,论述十分详密。“割...
这是《文心雕龙》中论述建安文风的一段著名文字,后人据此为建安文学冠上“建安风骨”之称。刘勰的文学批评观中,一个在当时较新并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便是文学的历史观。他认为应当“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即是应该从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其朝代的风...
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2.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3.道沿圣以重文,圣因文而明道。 4.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5.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6.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7.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8.体物妙...
《文心雕龙》是中国最早系统地对文学创作、批评、文体等做详密分析的文学理论作品,对现代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由于受赋的影响,文中字句整齐可观、文采飞扬,本来就是一篇篇美文,以美文评美文,其可读性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