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原文】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辄:就。难之,认...
【原文】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辄:就。难之,认...
【原文】 19.王戎云:“太保①居在正始②中,不在能言之流③。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注释】 ①太保:官名,这里指的是孝子王祥。 ②正始(240—249):三国时魏帝曹芳年号。 ③能言之流:当时名士之间流行清谈,类似于现在...
【原文】 23.王平子①、胡毋彦国②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③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269—312),字平子,东晋名士。王衍之弟,王戎堂弟,王敦族弟。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有盛名,...
【原文】 27.周镇①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②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③至狭小,而又大漏,殆④无复坐处。王曰:“胡威⑤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注释】 ①周镇:字康时,做过临川郡和吴兴郡的郡守,有政绩。 ②...
【原文】 38.范宣①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②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
【原文】 45.吴郡陈遗①,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②,遗作郡主簿③,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④贼出吴郡,袁府君⑤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
【原文】 13.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 ①辄:就。难之,认...
【原文】 19.王戎云:“太保①居在正始②中,不在能言之流③。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注释】 ①太保:官名,这里指的是孝子王祥。 ②正始(240—249):三国时魏帝曹芳年号。 ③能言之流:当时名士之间流行清谈,类似于现在...
【原文】 23.王平子①、胡毋彦国②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③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269—312),字平子,东晋名士。王衍之弟,王戎堂弟,王敦族弟。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有盛名,...
【原文】 27.周镇①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②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③至狭小,而又大漏,殆④无复坐处。王曰:“胡威⑤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注释】 ①周镇:字康时,做过临川郡和吴兴郡的郡守,有政绩。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