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字次非,渡,鲛夹船,次非下剑尽断其头,而风波静除。
【原文及注释】 荆轲字次非[荆轲: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不中,为秦侍卫所杀。],渡,鲛夹船,次...
【原文及注释】 荆轲字次非[荆轲: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不中,为秦侍卫所杀。],渡,鲛夹船,次...
【原文及注释】 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岂河伯也? 【翻译】 昔年夏禹察看黄河,看见一条长长的人鱼,身子探出水面,说:“我是河精。”它难道就是河伯吗?
【原文及注释】 冯夷[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庄子·大宗师》:“冯夷得之,以游大川。”成玄英疏:“姓冯名夷,弘农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服八石,得山仙。大川,黄河也。天帝锡冯夷为河伯,故游处盟津大川之中也。”],华阴潼乡人也[华阴潼乡...
【原文及注释】 夏桀之时,为长夜宫于深谷之中,男女杂处,三旬不出听政。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宫谷。又为石室瑶台[瑶台: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关龙逢谏[关龙逢:夏之贤人,因谏而被桀所杀。],桀言曰:“吾之有民,如天之有日,日...
【原文及注释】 夏桀之时,费昌之河上[费昌:黄帝的第十世孙、少昊(又名玄嚣)的第九世孙、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孙,被封于费国,是费国始祖。],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若疾雷之声。昌问于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西夏...
【原文及注释】 武王伐纣至盟津[盟津:即孟津。古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相传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在此不期而盟会,并由此渡黄河。《竹书纪年》卷上:“周师渡盟津而还。”],渡河,大风波。武王操钺秉旄麾之[操钺秉旄麾之:操、秉...
【原文及注释】 鲁阳公与韩战酣而日暮[鲁阳公:楚之县公,楚平王之孙,司马子朝之子,国语所称鲁阳文子也。楚僭号称王,其守县大夫皆称公,故曰鲁阳公。],援戈麾之,日反三舍[三舍:古代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 【翻译】 鲁阳公与韩国的战事正...
【原文及注释】 太公为灌坛令[太公:即太公望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西周文、武、成王三代,史称其“佐天子为圣臣,治邦国为圣”,封地在齐,是齐国的始祖。灌坛令:灌坛的邑宰。灌坛,商周时期的一个小邑,...
【原文及注释】 晋文公出[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之一。],大蛇当道如拱。文公反修德,使吏守蛇。吏梦天使杀蛇曰:“何故当圣君道?”觉而视蛇,则自死也。 【翻译】 晋文公外出时,曾遇到一条大...
【原文及注释】 齐景公伐宋[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春秋时期齐国君主。],过泰山,梦二人怒。公谓太公之神,晏子谓宋祖汤与伊尹也[宋祖汤与伊尹:西周灭商后,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在宋国,因此称殷商的开国之君成汤为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