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②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③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
【原文】 夫明虖①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天子、三公既以立,以天下为博大,远国异土之民,是非利害之辩,不可一二而明知,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
【原文】 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①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若闻善而不善,不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弗能是,上之所非弗能非...
【原文】 乡长者,乡之仁人也。乡长发政乡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者,必以告国君。国君之所是,必皆是之;国君之所非,必皆非之。去若不善言,学国君之善言;去若不善行,学国君之善行。”则国何说以乱哉?察国之所以治者,何也?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是...
【原文】 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则菑犹未去也。今若天飘风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罚百姓之不上同于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圣王为五刑,请①以治其民。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②之有纲③,所连收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注释】...
北魏孝文帝发现汉族文化十分博大精深,有许多是鲜卑民族所比不上的。如果肯认真学习,接纳汉人,对于北魏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但最大的问题在于要先改变国民的观念,让他们接受更为的东西。孝文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要让北魏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文明相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