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共 9 篇文章

标签:地理考

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皆都关中,号为宗周。秦为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上可以坐万人,庭中受十万人。二世为赵高所杀于宜春宫,在杜城南三里,葬于旁。

【原文及注释】 周自后稷至于文[后稷:周之先祖。相传姜嫄践天帝足迹,怀孕生子,因曾弃而不养,故名之为“弃”。虞舜命为农官,教民耕稼,称为“后稷”。]、武,皆都关中,号为宗周[宗周:指周王朝。因周为所封诸侯国之宗主国,故称。]。秦为阿房殿[阿...

赞(15)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56)

周时德泽盛,蒿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

【原文及注释】 周时德泽盛,蒿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蒿宫:周代以蒿为柱之宫。《大戴礼记·明堂》:“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蒿宫也,此天子之路寝也。”]。 【翻译】 周朝时的德华恩泽广布天下,连蒿草长得极其高大,于是用它作为宫...

赞(5)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44)

姜原嗣祠在墉城,长安西南三十里。

【原文及注释】 姜原嗣祠在墉城[姜原:姜嫄,周人始祖后稷之母。墉城:传说中西王母的居处。此处应为“斄(tai,二声)城”,在今中国陕西省武功县西南。《武功县志》载:“姜嫄墓在南门外,南去360步,又西40步,墓在坎上,与东原梅家庄通。”],...

赞(15)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52)

盗跖冢在大阳县西。

【原文及注释】 盗跖冢在大阳县西[盗跖:相传为春秋时期奴隶起义的领袖。展氏,名跖,一作蹠,“盗”是当时统治者对他的贬称。大阳县:周武王封虞仲为虞国,春秋时为晋大阳邑,以在大河之阳,故名。在今山西运城平陆县。]。 【翻译】 盗跖墓地在大阳县的...

赞(12)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38)

赵鞅冢在临水县界,冢上气成楼阁。

【原文及注释】 赵鞅冢在临水县界[赵鞅:嬴姓,赵氏,原名名鞅,后名志父,谥号简,史称赵简子,亦称赵简主。春秋后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晋国卿大夫,执政十七年之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临水县:因在湫水河边,故名...

赞(5)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57)

始皇陵在骊山之北,高数十丈,周回五六里。今在阴盘县界。此陵虽高大,不足以消六十万人积年之功,其用功力或隐不见,不见者,骊山水泉本北流者,陂障使东西流。又此山有土无石,运取大石于渭南诸山,故歌曰:“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歌,今陵下余石大如塸。”其余功力皆如此类。

【原文及注释】 始皇陵在骊山之北[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高数十丈,周回五六里[周回:周围。]。今在阴盘县界[阴盘县:西汉武帝元鼎三年置,属安定郡,故治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此陵虽高大,不足以消六十万人积年之功,其...

赞(11)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44)

旧洛阳字作水边各。汉,火行也,忌水,故去水而加隹。又魏于行次为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复去隹加水,变雒为洛焉。

【原文及注释】 旧洛阳字作水边各。汉,火行也,忌水,故去水而加隹。又魏于行次为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故复去隹加水,变雒为洛焉。 【翻译】 旧时洛阳的“洛”字是水旁加个“各”。汉,五行属火,忌水,所以去掉水旁加个“隹”字。又有魏在五行中...

赞(5)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59)

洞庭君山,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又《荆州图经》曰:“湘君所游,故曰君山。”

【原文及注释】 洞庭君山,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湘夫人:尧二女,舜妃。《楚辞·九歌·湘君》“帝子降兮北渚”汉王逸注:“帝子,谓尧女也……言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反,没於湘水之渚,因为湘夫人。”]。又《荆州图经》曰:“湘君所游,故曰君山。”...

赞(11)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博物志 阅读(57)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