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师承记》记录了清代学者的汉学思想吗
《国朝汉学师承记》,又名《汉学师承记》,共八卷,记录了清代学者的汉学思想,师承,并把重要学者单独列传,是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由于江藩本人是清朝吴派弟子,故所列专传的人物多是干嘉学派中吴派、皖派的师承关系,对于清代国学另一大门派常州派...
《国朝汉学师承记》,又名《汉学师承记》,共八卷,记录了清代学者的汉学思想,师承,并把重要学者单独列传,是研究清代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由于江藩本人是清朝吴派弟子,故所列专传的人物多是干嘉学派中吴派、皖派的师承关系,对于清代国学另一大门派常州派...
江藩,字子屏,清朝人。他自幼聪明绝顶,又博闻强识。师从当时的儒学名师,博览群书,尤其对汉学十分倾慕也十分精通,曾经撰着大量文章,在当时颇有名气,是吴派的著名学者。由于两汉经学尊奉古书,不敢擅改一字一句,只注重对经书的文字做注解,很少有自己的...
节选《汉学师承记》卷一:藩绾发读书,授经于吴郡通儒余古农,同宗艮庭二先生,明象数制度之原,声音训诂之学,乃知经术一坏于东、西晋之清谈,再坏于南、北宋之道学,元明以来,此道益晦。至于本朝三惠之学盛于吴中,江永戴震诸君继起于歙;从此汉学昌明,千...
这段文字是从江藩自己写于全书之前的序言中摘取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江藩的学术思想以及编选本书的目的、思想,还可以窥测到清代学者的学术思想。清代学者崇尚汉学,他们认为这才是学术的真源。所以江藩自幼学习的就是“象数制度”“声音训话”。他们认为宋明...
1.于易则不涉虚渺之说与术数之学,观象则取互体的发明古义。 2.事必有征,义必有本。 3.本天肴地,经国坊民。 4.悬诸日月,烙若丹青。 5.臆说武断,概不取焉。 6.家怀克让之风,人诵康哉之咏。 7.沐《菁莪》之雅化,汲古义之精征。 8....
《汉学师承记》是记录清朝学术思想源流的重要著作,也是研究清代学术与学者的一部不可多得的资料。但吴派传人的江藩在著作中不免有门户之见,阅读本书时要注意对其书中学者作正确评价,并注意未被收入书中的其它学者的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