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泉
【原文】 泰山之东有澧泉,其形如井,本体是石也。欲取饮者,皆洗心志,跪而挹之,则泉出如飞,多少足用。若或污漫,则泉止焉。盖神明之尝志者也。 【翻译】 泰山的东边有一眼泉水,名叫澧泉,它的形状像普通的...
【原文】 泰山之东有澧泉,其形如井,本体是石也。欲取饮者,皆洗心志,跪而挹之,则泉出如飞,多少足用。若或污漫,则泉止焉。盖神明之尝志者也。 【翻译】 泰山的东边有一眼泉水,名叫澧泉,它的形状像普通的...
【原文】 二华之山,本一山也。当河,河水过之而曲行。河神巨灵,以手擘开其上,以足蹈离其下,中分为两,以利河流。今观手迹于华岳上,指掌之形具在。脚迹在首阳山下,至今犹存。故张衡作《西京赋》所称“巨灵赑屃,高掌远迹,以流河曲”,是...
【原文】 汉武徙南岳之祭于庐江灊县霍山之上,无水。庙有四镬,可受四十斛。至祭时,水辄自满,用之足了,事毕即空。尘土树叶,莫之污也。积五十岁,岁作四祭。后但作三祭,一镬自败。 【翻译】 西汉时代,汉武...
【原文】 樊口之东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烧山,即至大雨。今往有验。 【翻译】 樊口的东边有一座山峰,名叫樊山。如果天旱,只要点火烧山,就会立刻下大雨。至今往往还是这样灵验。
【原文】 空桑①之地,今名为孔窦,在鲁南山之穴。外有双石,如桓楹起立,高数丈。鲁人弦歌祭祀。穴中无水,每当祭时,洒扫以告,辄有清泉自石间出,足以周事。既已,泉亦止。其验至今存焉。 【注释】 ①空桑:...
【原文】 湘穴中有黑土,岁大旱,人则共壅水以塞此穴,穴淹,则大雨立至。 【翻译】 湖南地区有一个洞穴里有黑土。遇到严重干旱的年头,人们就一起用水来填塞这洞穴。只要这洞穴被淹没了,大雨就立刻降下来。
【原文】 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张仪筑成都城,屡颓。忽有大龟浮于江,至东子城东南隅而毙。仪以问巫,巫曰:“依龟筑之。”便就。故名龟化城。 【翻译】 战国时代,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
【原文】 由拳县,秦时长水县①也。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②。”有妪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妪言其故。后门将以犬血涂门,妪见血,便走去。忽有大水欲没县。主簿令干入白令。令曰:“何忽作鱼?”干曰:“明府亦作鱼。...
【原文】 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有马驰走,周旋反复。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 【翻译】 秦时代,秦始皇曾经下令在武周塞里面筑城,用来防...
【原文】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可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