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鉴与揣骨听声
【原文】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①,见者争售②,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③,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注释】 ①钟、王、顾、...
【原文】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①,见者争售②,此所谓“耳鉴”。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为色不隐指者为佳画③,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注释】 ①钟、王、顾、...
【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①,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②,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③,日渐中...
【原文】 相国寺旧画壁,乃高益之笔①。有画众工奏乐一堵,最有意。人多病拥琵琶者误拨下弦,众管皆发“四”字。琵琶“四”字在上弦②,此拨乃掩下弦,误也。予以谓非误也。盖管以发指为声,琵琶以拨过为声,此拨掩下弦,则声在上弦也。益之布...
【原文】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①:“王维画物②,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予家所藏摩诘画...
【原文】 王仲至阅吾家画①,最爱王维画《黄梅出山图》,盖其所图黄梅、曹溪二人②,气韵神检皆如其为人。读二人事迹,还观所画,可以想见其人。 【注释】 ①王仲至:王钦臣,字仲至,今河南商丘人。 &nbs...
【原文】 画牛、虎皆画毛,惟马不画。予尝以问画工,工言:“马毛细,不可画。”予难之曰:“鼠毛更细,何故却画?”工不能对。大凡画马,其大不过盈尺,此乃以大为小,所以毛细而不可画;鼠乃如其大,自当画毛。然牛、虎亦是以大为小,理亦不...
【原文】 又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①,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②。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
【原文】 画工画佛身光,有匾圆如扇者,身侧则光亦侧,此大谬也。渠但见雕木佛耳,不知此光常圆也。又有画行佛,光尾向后,谓之“顺风光”,此亦谬也。佛光乃定果之光,虽劫风不可动①,岂常风能摇哉? 【注释】 ...
【原文】 江南徐铉善小篆①,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处。乃笔锋直下不倒侧,故锋常在画中,此用笔之法也。铉尝自谓:“吾晚年始得竵匾之法②。”凡小篆喜瘦而长,竵匾之法,非老笔不能也。 ...
【原文】 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①,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好事者多传之。往岁小窑村陈用之善画②,迪见其画山水,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