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共 10 篇文章

标签:中次二经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原文】 5.18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②。即鱼之水出焉③,而西流注于伊水④。 【注释】 ①发视之山:发视山。一说在今河南登封市西。 ②砥砺:磨刀石。 ③即鱼之水:鱼水,古称“大狂水”。 ④伊水:伊河,在今河南...

赞(13)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40)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则其邑大水。

【原文】 5.21 又西三百里,曰阳山①,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②,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③,见则其邑大水。 【注释】 ①阳山:山名,在今河南嵩县境内。 ②阳水:水名在今河南嵩县境内。 ③叱:大...

赞(10)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47)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

【原文】 5.20 又西三百里,曰鲜山①,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②,而北流注于伊水③。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④,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①鲜山:山名,在今河南嵩县境内。 ②鲜水:水名,在今河南嵩县境内。 ③伊水:伊河。一说...

赞(9)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51)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食之不眯。

【原文】 5.22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①,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蚳②,食之不眯。 【注释】 ①昆吾之山:昆吾山,在今河南西部。 ②蠪(lónɡ)蚳(chí):传说中的一种兽。  图一:蠪(lónɡ...

赞(10)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51)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原文】 5.23 又西百二十里,曰葌山①。葌水出焉②,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③。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④,名曰芒草⑤,可以毒鱼。 【注释】 ①葌(jiān)山:山名,在今河南栾川县。 ②葌水:水名。一说即今栾川县的栾川...

赞(9)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45)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原文】 5.25 又西二百里,曰蔓渠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②。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③。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注释】 ①蔓渠之山:蔓渠山,一说指今河南栾川县的闷顿岭。 ②竹箭:小竹。 ③洛:洛...

赞(15)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36)

凡济山经之首,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

【原文】 5.26 凡济山经之首①,自辉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②,投而不糈。 【注释】 ①经:该字疑为衍文。 ②吉玉:彩色的玉。 图一:人面鸟身神    图二:人面...

赞(13)新月文轩新月文轩山海经 阅读(61)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