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经之首,曰樕[朱{虫虫}(上下)]之山,北临乾昧。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其状如犁牛,其音如彘鸣。
【原文】 4.1 东山经之首,曰樕 [朱{ 虫虫 }(上下 ) ]之山①,北临乾昧②。食水出焉③,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④,其状如犁牛⑤,其音如彘鸣。 【注释】 ①樕(sù)[朱{ 虫虫}(上下)](zhū)之山:今山东石门山。 ②...
【原文】 4.1 东山经之首,曰樕 [朱{ 虫虫 }(上下 ) ]之山①,北临乾昧②。食水出焉③,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④,其状如犁牛⑤,其音如彘鸣。 【注释】 ①樕(sù)[朱{ 虫虫}(上下)](zhū)之山:今山东石门山。 ②...
【原文】 4.2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①,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②,东流注于食水③,其中多活师④。 【注释】 ①藟(lěi)山:山名,在今山东境内。 ②湖水:水名,今山东清水泊。 ③食水:水名。一说即时水,今名淄河,在淄博市附近。 ④活...
【原文】 4.3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②。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其名曰从从,其鸣自。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③,其名曰䖪鼠④,见则其邑大旱。[氵只(左右)]水出焉⑤,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⑥,其状如儵,其喙...
【原文】 4.4 又南三百里,曰勃亝之山①,无草木,无水。 【注释】 ①勃亝(qì)之山:勃齐山,今山东莱芜西北的新甫山。 【翻译】 再往南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勃亝山,山中不长草木,也没有水。
【原文】 4.7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①,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②。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注释】 ①高氏之山:高氏山,在今山东境内。 ②箴石:可用以制针的石头。 【翻译】 再往南四百里有座山,名叫高氏山。山上有很多玉,山...
【原文】 4.5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①,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②,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③。 【注释】 ①番条之山:番条山。一说指今山东的沂山;一说指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区西南的凤凰山。 ②减水:水名。一说即今博山的孝妇河。 ③鳡(ɡǎn)...
【原文】 4.6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①,其上多漆②,其下多桑、柘③。姑儿之水出焉④,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 【注释】 ①姑儿之山:姑儿山。一说指今山东章丘市、邹平县界上的长白山;一说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 ②漆:漆树。 ③柘(zhè):...
【原文】 4.8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①,其上多桑,其下多樗②。泺水出焉③,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注释】 ①岳山:山名。一说指文峰山,在今山东泰山的北面。 ②樗(chū):臭椿树。 ③泺(luò)水:水名。源出今山东济南市西南,向北流入...
【原文】 4.9 又南三百里,曰山①,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之鱼②。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③,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注释】 ①山:山名。一说在今山东济南市附近。 ②堪(xù):鱼名。 ③夸父:一种兽,属猴类。 【翻译】 再向...
【原文】 4.10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水出焉②,而东南流注于沔③,其中多鯈䗤④,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注释】 ①独山:山名。一说在今山东省境内。 ②末涂之水:末涂水。一说指源于今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