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很多即将教一年级的老师是有些忐忑不安的。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关乎小学未来五年的方方面面,当然至关重要。
但也不必紧张,困难总是有的,方法也会有的。我曾经接一年级时,是带有很多期待和激动的,哈,真的,自己从头带一个班级的愉悦感,难以言说。
我首先想说的是,不管你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信念,你可以不用生命去教书,但你应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一间教室里,如果你能“看见”一个个生命在绽放,那么你才有可能带好一个班级,教好你的学科。
这是我的观点,也是我的执念。老师只有拥有了这样的信念,很多教育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关于一年级的组织教学
一年级的宝宝活泼好动,组织教学比其他年级都困难一些,很多老师因为教一年级废了自己的金嗓子,苦不堪言。我们班真的都还好,除了大型活动,我极少使用“小蜜蜂”扩音器。
原因是从一入学开始,我教孩子们学会的能力是倾听。
倾听的练习,首先是姿态,身正足安,眼睛盯着老师,点头或眼神给予老师回应。其次是思维,你得随时关注孩子们倾听的状态,有没有听清楚,有没有听明白,能不能准确表达,回答问题也好,单独交流也好,反反复复去练习孩子的倾听能力。对那些特别会倾听的孩子,要及时大大地鼓励表扬。另外,为了减轻老师的嗓子压力,还得教会孩子看手势。双手拍三下,跟着老师拍,表示安静。食指封嘴“嘘”一下表示安静,双手合起来表示“小嘴巴,闭闭好。”手势语,是我和孩子们的暗示语,是我们之间的秘密,别的班级看不懂的,把它当作好玩的事情,孩子们记得快,也乐在其中。
其实我的一年级很少使用口令教学。比如“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闭好”等等之类的,我很少用。原因也很简单,个人风格让我觉得很幼稚,也不利于我讲课的流畅度。当然,口令的调节作用在一年级上册还是比较明显的,一年级下册可以适当减少,把时间多给孩子朗读写字等语文活动上。
课堂上的组织,夸小朋友很重要。当然,这个夸一定不要停留在“你真棒”的层面。表扬孩子的手放平,表扬孩子的眼睛盯得牢,表扬孩子的专注的样子,总之,表扬的“点儿”一定要细,细致到孩子们可以跟着去模仿学习,你表扬的方向就是其他孩子努力的方向。
二、关于一年级的拼音教学
首先,我们还是要明确一个观念——拼音无非是一个工具,帮助孩子识字的工具。我们不要把它想得过于重要,过于压力大。我们班很多零基础的孩子,刚学拼音的时候,速度确实要缓一些。
认识一个拼音宝宝,多用图片,多用实物,用具体形象的东西让孩子去感知。多用故事,融入拼音宝宝的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也能让他感受到拼音宝宝的有趣,无意之中记住了拼音宝宝的故事。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多观看千课万人的示范课。我在一年级教拼音之前,购买了不少的拼音课,总结出的两个规律:第一个,多用好玩的故事。第二个,多给孩子实践的机会。
让孩子多念,多说,多拼,没有其他的窍门。
另外我觉得还可以把拼音融入生活。一年级时,下课我会跟孩子们玩儿游戏,拼音大转盘,拼音闯关,拼音卡片,一群小孩子围着你拼读,氛围自然就上来了。会拼的,兴致勃勃,急于表现;不会拼的,偷偷学习,跃跃欲试。
孩子们挺喜欢把拼音融入生活。午餐时候,会告诉我:“虫虫老师,请给我一些tu dou si。”“哇,拼得很准确,奖励你多来两根土豆丝!”然后,他们会为了想要吃的菜,拼出各种各样的食物。在家里,我们也玩儿用便利贴用拼音给家里的东西命名,bing xiang(冰箱)xi yi ji(洗衣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一年级,就需要老师想各种办法把知识“玩儿”起来,让孩子体会到知识的快乐,学习的快乐,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默写的负担。我们班我从不默写拼音的,但他们拼音写起来也很少出错。因为,有兴趣,觉得好玩儿,自己愿意学!有个别孩子刚开始稍微慢一点,拼读有一些困难,突然在某个时候,他似乎顿悟了,一下就会拼写了。孩子有时候也需要时间。
所以,所有的技巧,我觉得归纳起来一句话就是——把儿童当儿童,把孩子当孩子。
三、关于一年级的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是一个很大的方面。上课的习惯,作业的习惯,书写的习惯,排队的习惯,就餐的习惯……没错,一年级,就是这样事无巨细,琐碎到怀疑人生。不要指望一下子把所有好习惯养起来。我做的是好习惯分解养成计划。第一周重点,就餐习惯培养。第二周重点,文明入厕习惯。第三周重点,清洁卫生习惯。……每周一个重点,反反复复,本周加一个巩固上一个,把好习惯滚动起来。
具体操作方法是,第一步,先示范。比如,吃饭的习惯。我要先示范排队,轻轻拿盘子,双手拿稳餐盘,等着老师添菜,然后慢慢地走到自己的座位。归还餐盘,勺子放哪里,筷子放哪里,怎么把餐盘摆整齐。说孩子听得懂的话——“餐盘的洞洞对着洞洞哦。”
对一年级孩子来说,讲100遍不如示范1遍。
第二步,把这周重点培养习惯写在黑板上方,让每个孩子都看见。这周的五天,我会重点观察这个方面的完成情况,实时提醒。第三步,周五放学前,反馈这周吃饭习惯怎样。
从一年级时,小熊猫班的光盘行动都做得很棒。先把饭吃好,学习才有劲头呀。
不管是培养哪个好习惯,都可以遵循“示范——监督——反馈——坚持”这样的步骤行成一个闭环。
习惯的养成老师会非常辛苦。但请一定相信,一年级的习惯培养好了,到了二年级老师就会轻松很多。走过的每一步,都会在未来得到丰收。
四、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什么
识字、写字、朗读,是我在一年级语文课上重点培养的。
识字,一定要学习许嫣娜老师、史春妍的识字教学,根据不同的汉字的特点,采用字源识字、图片识字、故事识字多种方法,多管齐下,穿插使用,非常有效。关于她们的识字教学,我专门做过“小研究”,受益匪浅。我以前从未发现,一个汉字竟然可以那么美。真的,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小故事。
写字,我曾专门写过一篇写字教学的文章。总结起来就是,一笔一画,严格要求。小熊猫们现在写字已经超越了很多成年人,老母亲的我常常会觉得感动。事实上,我们经常找不到教育的幸福感,也许是来源于我们方法不对,因而在学生身上看不到“成效”。教育的确是慢的艺术,但也是需要智慧的艺术。
朗读,关于朗读我还是用了很多功夫的。刚开始是让孩子们听柏老师的朗读示范,但也许是录音的缘故,孩子始终觉得有隔阂,效果不佳。我是无奈之下,自己每天早晨起来,播放柏老师的朗读,自己练习,再去班上教孩子。也没什么诀窍,也是一句一句教,看到逗号句号怎么办,怎么讲究个语气语调,不过是把我在学习的经验告诉了孩子们。别小瞧孩子们的潜力啊,多练习几次,朗读的水平就会远远超过你。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班孩子写话标点符号为什么不容易写错的原因吧,一步一步走扎实的朗读底子,早就把标点符号的使用潜移默化了。也许,有的孩子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多来源于语感的欠缺。
教孩子们朗读的过程,我其实真切地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学相长。我感谢我的孩子们。
我一向不擅长总结,也许在交流中才能听到我的“方法”,只言片语中,也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
写这篇文章时,也有一些感慨。在我教书的前五年,我执着上课、赛课的技巧,学会了很多可以列为123456的方法窍门。但近两年来,也许是因为读了一些西南联大大师们的书,我仰慕他们的真才实学,敬佩他们的“无招似有招”,也许是因为真正接触了于永正、贾志敏老师的语文教学,知道了“大道至简”“大道无痕”,我的教学逐渐从各种五花八门的技巧走向真实而简单。
如今,我虽然放弃了那么多技巧,但我感觉自己走得更扎实,看到学生真实的成长,我也渐渐更有底气。我们努力成长,别忘了,带着学生一起成长。
教一年级不必紧张
赞 (0)
致入职新教师
上一篇
2022年2月11日
【教师文苑】悄悄热爱生活
下一篇
202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