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一、导入

课前播放视频《伟大的母爱》

正如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的一样,我们说再多的言语也无法描述母亲的伟大,母亲是伟大的,母亲也是平凡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人,然而,她所给予我的爱却是伟大的。

图片
这是老师的母亲,这是老师笔下的母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位作家, 来看看她所诠释的母爱。她就是谁呢?(配钢琴曲《白月光》)

明确:冰心。
二、情声朗朗

图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文章的题目会把荷叶和母亲联系在一起?

明确:其实就是用了一个比喻句,把母亲比作荷叶,而这一段空白的地方就表示的是联想的过程。

3.原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明确: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4.作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比喻呢?

明确:作者由观看荷叶护红莲产生联想 ,想到了母亲 。
三、情更婉曲

图片

1.抓住散文诗的文体特点,进行朗读。

(1)在冰心的文字里这份爱仿佛触手可及,她化成一朵荷叶,静静地在风雨中奉献。 请同学们找到文中雨打荷花、荷叶护莲的段落。

明确:4至7段

2.下一个动作,拿起笔在4至7自然段中勾画几个句子,和刚才朗读的8、9两段连起来。

要求:

①找出描写红莲、荷叶的句子,删除描写白莲的部分。

②找出描写雨的句子,删除心理描写。

图片
3.文段中的斜体字有什么特点?

明确:都带有“an”这一韵母的。

4.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感受散文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生读生评,评完让评论学生读,老师带读一半,全体同学读剩下的( 配乐)

5.在整个雨打红莲的过程之中,作者的情感通过那些词表现出来的?

图片
明确:不适意、不敢、不宁。

6.雨打荷花,为什么会使作者产生这样的情绪呢?

明确:作者以红莲自比。

如果说红莲是作者,那么雨又指的是什么呢?

明确:雨就仿佛是作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一样。


四、情且缘长

图片

1.介绍写作背景:

图片
2.看到这里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时候的作者是怎样的一朵红莲呢?

图片
明确:一朵迷茫、无助 红莲

3.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荷叶母亲就像及时雨一般出现了,荷叶又是怎样覆盖在红莲之上的。

明确: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4.请同学们注意这一段文字中的加点字,如果没有这些词语,我们一起读读看:

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大荷叶倒了下来,盖在红莲上面

图片
明确:这些叠词、动词有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慈怜(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温柔、体贴、无私。

5.我们说这是怎样的一朵荷叶呢?

明确:一朵无私,温柔、慈祥、伟大的荷叶。

6.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读出红莲的什么、荷叶的什么。

明确:读出荷花的无助、红莲的感恩、荷叶的温柔、荷叶的伟大。

请同学们抓住这样的情感,注意音韵美、节奏感,再读课文 ,细细体味其中的暖暖母女情。
五、读写诉情

图片

1.同学们当我们体会完冰心母女间的情感之后,是否也想起了哪个默默为你奉献的人。

教师展示自己的创作:

图片
2.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进行创作

要求:

①任选生活的一件事、或者把母亲比作一个事物写写你体会到的母亲的默默奉献 。

②仿照本文结尾部分,直抒胸臆。

我只想对母亲轻轻的说(播放轻音乐《知不知道》)

让学生起立朗读。

 同学们,在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对母亲的感恩,因为你们明白了,岁月悠悠,漫漫人生路上总有一个人为你付出,无怨无悔,她就是母亲, 孩子们,当你们啼哭于襁褓时,母爱是温暖的摇篮,当你第一次学会行走时,母爱是幸福的牵手,当你熬夜备考时, 母爱是一杯暖暖的热茶。当你卧病在床时,母爱是一双布满血丝的双眼,当你犯错误时,母爱是洒在你伤口,却疼在她心头的那把盐,母爱这是这人世间最纯洁最无私的爱,养育之恩,无以回报,让我们共同说一声,我爱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