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质疑
-
《愚公移山》文本解读
一、感言识体,据体解读 《愚公移山》选自先秦著作《列子·汤问》,由战国时期道学家列子所作。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愚公移山》是融合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代小说为一体的糅合艺术。…
-
《谏逐客书》挖空训练
《谏逐客书》挖空训练 臣闻吏议逐客,窃( )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 &nb…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依依惜别》句子解析问题归纳解答
我为少男少女歌唱》 1、作者把少男少女比做什么? “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使我“重新变得年轻了”,使我“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 2、作者用什么概括…
-
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问题归纳
问题归纳: 1、纸张印刷的书有什么特点? 纸张印刷的书“字全都静止不动”“读到后面,再翻回来看前面的一页时,刚刚读过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 2、你从视察员的话里明白了什么? 我…
-
第16课《表里的生物》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我”好奇的是什么?有什么发现? “我”好奇的是父亲的表秒针会走,还会发出声音。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表,他的话证…
-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怎样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
课文是怎样围绕论点进行论述的? 课文首先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然后概括地指出科学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发现、发明都是在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
-
第13课《金色的鱼钩》问题归纳与解答
问题归纳: 1.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
-
六年级下册 第10课《古诗三首》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马诗》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马诗》借马渴望带上金笼头,驰骋千里,抒发自己希望有一个广阔空间,施展抱负,报效国家。 2、《石灰吟》这首诗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
-
第9课《那个星期天》问题归纳解答与拓展
问题归纳: 1、“我”的心情经历了什么变化? 兴奋期待、愉快、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绝望…… 2、“我”是怎样等母亲买菜回来的?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母亲出去买菜,剩“…
-
第8课《匆匆》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作者是如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生动形象的? 答: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不易察觉的时光流逝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2、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
-
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贝琪的表现? 贝琪的表现反映出他们已经极度饥饿和疲乏,贝琪的意志已经彻底垮掉了,所以“愿意死掉”。但是汤姆一直在想方设法鼓励她要勇敢地活下去,如果没…
-
第6课《骑鹅旅行记(节选)》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尼尔斯变小后的模样的。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模样,而是通过间接的对比描写来表现的。如“他还够不到锁”“快看拇指大…
-
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问题归纳回答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答: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梗概”写了鲁滨逊“遇险上岛”“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等情节。 2…
-
第4课《藏戏》问题归纳
问题归纳: 1、课文描写藏戏,为什么要讲述唐东杰布的故事? 答:因为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而且,藏戏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和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谨慎…
-
六年级下册 第3课《古诗三首》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
第2课《腊八粥》问题归纳
问题归纳: 1、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为什么要略写? 答:略写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是为了突出八儿苦苦等待吃妈妈煮的腊八粥的情景。 等待喝粥的过程写得详细,喝粥写得简略。文章对八儿等…
-
第1课《北京的春节》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作者写了老北京的春节的哪些重要的日子?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过小年…
-
第23课《童年的发现》问题归纳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记述“我”由寻梦而发现胚胎发育规律,但因在课堂上发笑而受到惩罚的事。 2、 我是怎样推算出胚胎发育的规律的?从中可以看出“我”…
-
第21课《杨氏之子》课文主题
课文主题: 课文通过讲述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妙答来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杨氏之子》…
-
第20课《金字塔》问题归纳解答
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金字塔夕照》用流畅、包含韵味的文笔,展示了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金字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