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的概念源于日本山下英子的著作《断舍离》,山下英子书里具体讲了什么,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但是记得很清楚的观念是:当下、合适、需要。
把断舍离观念和之前的一些观念结合在一起,
觉得是:人一直都在学习着如何和自己相处。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为什么而活着?
这些问题都太深奥了。
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了。
疫情期间,好多人都在学着面对一种自己所不熟悉的生活。
不同于以往,这是一种有限制的生活。
因祸得福,觉得其实大家开始有大把的时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
生活中,除了自己,就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但是呢,外边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这句话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来自于日本作家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或《幸福的勇气》)。
刚刚去百度了一下,是中国作家张德芬的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没有看过这本书,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来自哪里咯。)
出处不重要,我们领悟一下精神:
你怎么看待世界,其实都是在于你自己内心的想法。
所以,外边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自己的内心就是一个世界。
慢慢学会与自己相处的人,都是有一个自己的世界的人。
接受自己的笨拙,接受自己的懒惰,接受自己的情绪。
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发现适合自己的方式。(娱乐,消遣,学习,新兴趣点都可以。)
在一次次的和解中,会慢慢找到自己性格的缺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怎样可以缓解这样的情绪,怎样可以和这种情绪好好相处?)
在一次次的体验中,会发现一个自己都不曾认识的自己。
学会认知自己,向内探寻自我,精神世界就会越来越丰富,娱乐活动也会越来越多彩。
因为,你已经学会了如何与孤独好好地相处。
学会了如何认知自己,投资自己,使自己成长。
然而,如何与孤独相处,是一件需要终生学习的事情。
就像学会如何好好生活一样,我们需要培养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断舍离,其实更像一本行动指南。
重点不在于领悟多少精神,重点在于有没有开始做,在实践中进行自我修正。
心情不好的时候,试着放首歌,然后开始收拾屋子?
无聊的时候,试试打开抖音,微博,朋友圈,看看有没有好玩的事情?
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试着打开下厨房,看看有没有想做的菜?打开美团外卖,点自己喜欢的美食?
夜深人静,又睡不着的时候,试试打开一本书,看几页?
不想在家的时候,试着走出家门,大街小巷每天都在呈现不同的生活,是不是有了惊喜发现呢?
不想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你的朋友和家人就在身边,一个电话,一个问候,一个视频?
什么都不想做,就好好睡一觉。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相信自己
相信积累的力量
在一次次尝试中,你会发现,心静下来了,选择越来越果断(因为你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去尝试
去犯错(尽早去尝试,试错成本更低)
去修正
生活好歹是自己的,那么你也要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贩卖世间美好
春暖花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