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自我教育”要靠自己

刚刚看完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没有多久,趁热打铁看了《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的书,适合一个字一个字认真地去看。
看完之后会觉得收获很大,能够在心里有很明确的方法论在指引着你,同时,又明白,道阻且长
这本书,建议在看完《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再看这个,因为时间那本书有很多概念为这本书做了一定的铺垫。
对于这本书,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点:
1 P13 语言的反向思维能力: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大脑对一件事情没有概念,那么我们的大脑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件事情;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里缺少某个概念,那么这个民族就倾向于从未思考过这个概念。没错,语言对人类就是有如此强大的反向塑造能力。
如果大脑里的某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行为方式错误……进而影响整个生活
2 P19 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
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反复的练习,反复的实践,熟能生巧。
3 P40 今天,若你拿得出“真正能够满足消费者以为的刚需”的创意产品,就绝对不愁卖不出去,也绝对不愁卖得不多。
希望启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人,从一开始就要训练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只在意自己完成任务的机械工作能力。
做内容,明白刚需,拥有创造力。
4 P43 在许多年前,我就不太了解人们为什么会觉得“书太贵了”,甚至嚷嚷着“买不起”。要知道,书可是天底下最便宜的东西啊——即便是在书价涨了好几倍之后。另外,长期以来,中国的书价也比外国的书价便宜很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因并不是人们浅薄地以为的“中国人不重视知识”。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销量足够大。我们已经知道,写书是少数可以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方式之一,那么,既然能够“多销”,就可以“薄利”,如果能够“多销”很多,就可以更“薄利”——这才是国内的书价比国外便宜很多的根本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精英人士花时间认真写出来的书,包含知识的结晶,却以接近纸张本身的价格销售——贵吗?怎么可能!这时候,付费就是捡便宜啊!归结成公式化的语言,是这样的:
能被批量销售的时间更值得购买——它们实际上无比廉价。
除此之外,“能被更大规模地批量卖出去的时间”更值得购买,因为“更大规模的销售”意味着“更大规模的认可”——已经有很多人帮你验证了质量,岂不是更放心?(虽然也会有例外,可什么事情是没有例外的呢?
要想认清“付费才是捡便宜”的本质,核心在于认同这样一个不等式:
时间>金钱
5 P53 三个大坑➕注意力的重要性
我就知道这世上有3个这样的大坑,坑内人头攒动,99.99%的人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因为放眼望去——“大家不都这样吗?”
第一个大坑叫作“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第二个大坑叫作“火急火燎地随大流”。
第三个大坑叫作“为别人操碎了心”。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
6 P87  可惜,一般来说,绝大数人连三五个月都等不及。绝大多数人就是没有“长远思考,耐心验证,小心总结提炼”的能力。
事实上,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隐蔽却意义巨大的交易。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尽管并不确定)你的价值——要么能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能让他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所以,若你自己做过贵人,你一定早就明白那个别人肯定不理解的道理: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你自然就得到了回报,而这也很可能是你乐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市场,每个人都生活在价值交换和价值集群之中,所有的聪明人都会为自己做两件事: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扎堆儿”——这些是每个人的本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求助根本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
学会正确地推销自己。
7 P103 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之上。
我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和“不好”之上。
若我有空闲的注意力,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得很好,以便我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最后,再叮嘱一句: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
8 P114 另外一批例子,在国内的“知乎”平台上随处可见。“知乎”上有个著名的问题模版:“某某某,你怎么看?”于是,在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的各式各样的“看法”(基本上都不是客观事实)。你可以花一些时间去研究那些人为什么会那么想。在那里,少数人会有相对客观的看法,而更多的人只有“自己的看法”,即,“被自己局限的看法”。(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只不过“知乎”恰好是人数比较多且更鼓励人们发表“看法”的平台而已。)
等你琢磨清楚那些人的局限来自哪里,又是如何被“以为自己的世界就是整个世界”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模式所局限的时候,你就有了足够的“反省机制”——你不愿意成为那样的人,不是吗?既然不愿意,就要想办法,不是吗?
总结一下:
选择决定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9 P139 他们身处的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
10 P146  但,最有可能让人们错过转折点和升级机会的或许是:
觉得那观念——虽然有道理,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11 P165 学习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授的技能。
第二个阶段: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第三个阶段: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作决定
12 P167
如果能让对方感到极度开心,那么他就没有办法痛苦、生气、无聊、无奈……
你在平时真的花足够的时间思考过这件几乎最重要的事情吗?——究竟有哪些东西、哪些事情可能让对方极度开心?
13 P172 所以,人与人的差异,往往只是一个念头的不同造成的,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却是整个世界的差异。
一念一世界——这是很实在的道理,一点都不虚伪。
当你决定习得某项技能的时候,在你已经想办法为它赋予了很多正面意义之后,还可以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很多负面意义。拿出一张纸,花几天甚至几个月去罗列一下:
若没有这项技能,现在有什么事情我根本做不了,或者根本没有机会做?
进而,我在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失去什么样的机会?
若最终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会和哪些人一样?他们的生活究竟因此变得多么凄惨?
14 P248 无论你是否有投资经验,定向聚焦的思考必然带来的“穿透现象看到本质”的效应,都能格外地让你感觉到“意外惊喜(serendipity)”的存在。
15 P286 内容 > 幻灯片设计
有句话很有道理:你不知道并不可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才可怕
16 P313  “自我教育”要靠自己。

道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赋予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以价值,使得自己做这件事情更有动力(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在给自己创造价值),而不是靠坚持和努力,因为需要坚持和努力的事情往往很容易放弃(因为是内心里有所排斥不愿意做的事情)。

定投,定投,定投,仔细研究,在进场之前就应该培养良好的习惯,并且相信积累的力量。

又到了周末时间,一周过的真的好快呀。天气渐凉,大家注意保暖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斗文轩 » 《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自我教育”要靠自己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