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它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大家好,我今天推荐的书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是一部让人欢笑,也让人寂静,更让人心灵温柔的书。这部书,记述了一个小女孩就读一所名叫“巴学园”的小学的经历。从中,我看到了一个淘气的、被厌弃的、甚至前途渺茫的小女孩,遇到了一个有容纳力、可爱的、温暖的学校,找到了童年归宿,回归了童年欢笑的故事。

这所学校的教育,不仅改变了小女孩的命运,也让全天下的读者为之深深着迷。它做的是真教育,懂孩子。我们常说,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还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可正是为了所谓的未来之约,家长们高呼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教育也变得焦灼、功利,恨不能挥个魔法棒,让所有孩子整齐划一。而在《窗边的小豆豆》描述的巴学园,我读到了真正的教育。它让我产生深切的共鸣,并鞭策我,也去做一个懂孩子的老师,践行真教育,给孩子希望,给孩子光。

女孩儿小娱,常在我的课上说话,每每提醒,只能保持一小会儿。即使鼓励、表扬对她也一概不奏效。一次大课间,路过小娱的班,看到她正在布置班级板报,那神情像极了专注而投入的工匠,那神采是我在课堂里不曾见过的。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我不禁想,这小家伙可以啊,这么像样!小娱回头看到我,笑了,像初春的梨花。我怯怯地问:“宝贝,你喜欢我吗?”她的眼睛如明镜般清澈,语声欢乐地说:“喜欢啊”。我悬着的心,放下了。我比出游戏“大西瓜、小西瓜”的手势问她,“那是一丢丢的喜欢,还是很多很多的喜欢?”小娱扑闪着美丽的眼睛,回答说:“呵呵,当然是很多很多的喜欢。”我开心地问:“真的吗?那你上课为什么不和我聊天,而是和身边的小伙伴聊天啊?”小娱连连点头表示是真的喜欢,而后撅起小嘴巴歪着小脑袋问 “那……你上课,我怎么和你聊天啊?”我告诉小娱:“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如果你认真听讲,快乐地参与活动,主动地表达你的观点,就是和我聊天啦。老师就知道,小娱一直把我和我的课放在心里。”看着我在胸前打出的心形手势,小娱开心地追问:“真的吗?”我确定地告诉她,当然。我们欢笑着击掌说再见。

在接下来的道德与法治课上,小娱坐姿端正,听课投入,还时而落落大方地分享自己的观点,俨然一道风景。当偶尔有点小溜号的时候,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她就领会了。是啊,在小娱看来,她在与我快乐地“聊天”呐。孩子的心,盛满了童话。当她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与真心,就会回应一个更真心更纯真的世界给你,真好。

还有个男孩小可,常在我的课上玩笔袋。那一天,我扬起他的笔袋,不无感慨地说:“小可太不容易了,他一直想听课,一直想用心,一直在努力,可是这个笔袋总是打扰他。一会儿派出一支笔,一会儿派出一块橡皮,这可怎么办啊?”那堂课上,我和全班小伙伴一同审问了这个阻止小可进步的笔袋。小家伙们阵阵有词,此起彼伏,小可害羞极了。后来的后来,小可的笔袋一直很乖。孩子的心,纯净如洗。

贴近孩子的心,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去解读这世界,会发现,这个世界变得很绘本,很柔软,很有爱。每一个孩子都在被支持、被懂得中,呈现出更好的模样,并乐在其中。

教育,不是要攀得高山,而是要赋予每个孩子登山的勇气,且让孩子知道,无论登到哪一级,都要珍视眼前的风景。巴学园,就给了孩子们这份勇气。从而使主人公小豆豆,从一个因淘气被退学的孩子,成长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尊重和守护每一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光,是巴学园的教育主旨。这一点和中海一实验的教育教学风格不期而遇,不谋而合。中海一实验,同样重视孩子的多元化培养,多维度评价。在中海一实验,聚光灯永远打向孩子。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在丰富的课程、缤纷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所爱,找到绽放自我的舞台。在中海一实验,孩子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更有见识、格局、温暖和爱。这里的教育,照见每一个孩子。这里的小豆豆,一样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精彩。就像校长先生常说的那样,孩子在哪里,教育就在哪里。

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我常为校长小林宗作先生而感动,那真是一位懂教育、爱孩子的好校长,是孩子童年的真正守护人。而他也常使我在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我们的校长杨波先生,也是那样一个有情怀、懂教育、爱孩子的好校长。他引领我们中海一实验的老师们,在长春打造了一个爱的理想国,在这个国度里,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拥有踏实而明媚的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

杨校长,就是那个节日里孩子们纷纷真情告白的校长,那个冬日里拉着雪橇上的孩子在操场上奔跑的校长,那个实践活动中在帐篷外为孩子守夜的校长,那个送孩子们研学在火车上摆放行李来不及下车的校长,那个在食堂吃排骨担心不软烂影响孩子牙齿的校长,那个着急外出开会还特意返回办公室给孩子兑现合影心愿的校长,那个孩子们口中和作文里说的爸爸一样的校长。

相信,当中海娃长大后,回望童年,也会像小豆豆一样,怀念中海,怀念这里的教育,这里的老师,还有这里的“小林宗作”。

翻阅《窗外的小豆豆》,见字如面,它让我看到了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从中我看到了巴学园的小豆豆,也看到了中海一实验的中海娃。我想,无论哪一个,他们一定都走在通往自己的那条路上,信心满满,底气十足。因为这里的小学时光,给了他们最好的滋养。

道德与法治学科 宋仙菊老师

 

我特别喜欢一本书,它的名字叫《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由日本的黑柳彻子写的,这本书十分有趣,但有趣中却含着一丝痛苦。 

小豆豆一上小学就被退学了,然后来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这所学校的名字叫巴学园,巴学院里只有50多名学生,但他们却相处得其乐融融。他们的午餐也十分有趣,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她的家里还有一只叫洛基的牧羊犬。

小豆豆在新学校认识了阿泰,高桥君,泰明等等。在巴学园里,小豆豆经历了许多事情,他在巴学院里面看过电车教室是怎么运来的,参加过运动会,还跟老师一起去泡过温泉,还在学校里游泳等等,说到这里,我就想小豆豆的名字是真的叫小豆豆吗?我看到了《名字的由来》这一章,小豆豆真正的名字叫彻子,因为他的爸爸妈妈以为小豆豆是个男孩子,可是一生下来却是一个女孩,但是名字都取好了,爸爸妈妈有点为难,但两个人都很喜欢彻字,于是他们在后面加了一个子字就成了彻子,但是小豆豆的小名真的是小豆豆吗?不是,他的名字,其实是小淘淘,还有一个名字叫豆豆助。

但是悲惨的事情又来了,泰明死了,洛基又找不到了,这令小豆豆十分难过。看到最后,巴学园起火了,是从B-29的飞机上数枚炸弹投向巴学院,落到了电车教室上,小豆豆和其他不安的人们坐在了火车上,奔驰在黑夜之中。

这本书是1984年春天黑柳彻子写的。   

(作者:冠县清泉第一小学  刘子岚  指导教师 石恒)

“巴学园”是孩子们的天堂,这里的教室是由一个个废弃不用的电车车厢改造的,学校四周也没有围墙,就连学校的校门都是用两棵矮矮的树做成的。用小豆豆的话说就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呀!”。在这里上学的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课程自由选择上课顺序。不像我们现在的孩子,每天的课程都安排的满满的,还有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在“巴学园”里,如果上午把所有的课程都学完了,那么下午她们就可以出去散步、玩游戏。多么让人羡慕啊!可是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说,这也只能算是美好的幻想而已。虽然“巴学园”后来被美军的燃烧弹烧毁了,但是黑柳彻子还是用笔,将她重新“造”了回来。这也让所有看了这本书的人永远的记住了它。

除了天真可爱的小豆豆,“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也让人印象深刻,他是一个尊重孩子、细心呵护孩子的杰出教育家。他会认真地倾听孩子们讲话,从第一次见小豆豆,这位小林校长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这期间他没有一丝的不耐烦。为了避免学生偏食,小林校长还发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有趣说法,他还提倡脱光了衣服在泳池里游泳就是为了让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他还策划与众不同的运动会让高桥君轻松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他还带孩子们去装鬼试胆量……可以说“巴学园”里的一切都是小林校长精心设计出来的,小豆豆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发生改变的。

当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这样的学校才是真正令人向往的。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像小豆豆那样无忧无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网站地址:http://nalihw.cn
本文地址:http://nalihw.cn/56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5月4日
下一篇 2021年5月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