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亚文在北京见到芮小丹的时候,说过:是女人就有贪嗔痴,没有贪嗔痴的女人是天国的女人。
若说芮小丹是天国的女人,确实只差那么一点点。
首先,她无贪心,对于人生顺境,没有贪着。她勤奋自律,自力更生,及其爱惜自己羽毛,珍重自己的自尊。
其次,她无嗔心,对于人生逆境亦无抱怨,虽长久不理父亲,但对于父亲并无情感上的过多埋怨。
第三,痴心,芮小丹在很多事上确实看不出痴心,但对于两件大事,还是有的。
痴心是为无明,是一种糊涂,一种迷,一种颠倒。很多人说,芮小丹是个多明白的人呀,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得清清楚楚的,把自己对丁元英的感情也理解的透透的。这话,粗听没毛病,细想就有问题了,跑不了一个痴字。
芮小丹的痴,主要在两方面,一个是工作,一个是感情。
对于工作,她说她喜欢做刑警,而她本身也是一名优秀的刑警,然而,她最终给自己定位的吃饭家伙是律师,她给出的理由是过两年自己老了,干不动了,刑警队就不要她了。
这个定位,是为痴!
芮小丹优秀的业务能力,她的刑警职业生涯不会还只剩下两年,而她即使真的体力不允许她再留在刑警抓捕一线,刑警队还有大量的其他工作需要做,她的业务能力是刑警队的宝贵财富。芮小丹自身的优秀,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但几年的刑警从业经历,也离不开刑警队对于她的培养,终归她也是从小白干起来的,她优秀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还有了对于王明阳的审讯经历,这些都是在告诉她,刑警队有的是需要她的地方,然而她却说,过两年她就老了,干不动了,芮小丹对于有用无用这个概念,有一个偏执的认知,这在我看来是为颠倒,是为不明,是为糊涂,是为迷,即为痴。
芮小丹第二痴,是情。表面上看芮小丹对于丁元英的感情,非常理智,简直是一份成熟爱情的模板。
但其实芮小丹在这份感情里是不理智的。肖亚文不止一次告诉她不要与丁元英产生感情。
芮小丹对于丁元英的初始感情来自于丁元英的行为反差,一个操纵几个亿的大人物,却无欲无求的甘于平淡与平凡。
于是芮小丹想了解丁元英,这才有了50万炒股的事,有了北京之行。
而韩楚风的顺水推舟,与丁元英的未明说的拒绝,让芮小丹都无法解开她对丁元英的执着。
与丁元英的感情里,最能解读出痴字的,是芮小丹那一脱。
芮小丹说要履行个程序,这个程序简单理解就是表白。
其实丁元英知道芮小丹要表白,之前因为芮小丹没表白,丁元英的拒绝是暗示的,而这次芮小丹是要明明白白的表白了,没想到芮小丹所用之法,是直接挑战男人的本能。
这说明一件事,芮小丹对于自己的国色天香是极其自信甚至自负的。然后她说放下了一个女人的廉耻。在芮小丹看来,她已经放下一切了,包括自己的自尊。
但她没想到一件事,丁元英本就大悟之人,本就不执着于人性两大欲望——食欲与性欲。当然,芮小丹不脱,还不知道丁元英之器量,只有芮小丹脱了,她才更加确信丁元英是她要找的人。
可是站在丁元英的角度看,第一,芮小丹所拥有的国色天香,丁元英只能说不反感,但并不是真的感兴趣,这份国色天香可有可无。第二,芮小丹莫名其妙的非要撞进丁元英的生活,就像韩楚风说的,接受芮小丹意味着重新架构生活,那么芮小丹她凭什么?想跟丁元英扯上关系的多了,他怎么分辨芮小丹这里头真情几许假意几许?第三,丁元英虽是大悟之人,但不代表他就无七情六欲,情欲之门一开,丁元英设想的清净生活就彻底被打破了。若是这个女人不值得,那他岂不是枉费一番时间心力。第四,芮小丹其实对丁元英存在误会,下面再说。
总之,丁元英一定会拒绝!
待芮小丹遭遇王明阳的臭弹,可以说是死里逃生,又亲手结束了一个歹徒的生命,自己捡了一命,亲手终结一命,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芮小丹心理有些崩溃。而她崩溃的原因,是害怕再也见不到丁元英了。
这时候,丁元英明白了,芮小丹是真心的。这颗真心,是为痴心。为什么呢?
因为丁元英从一开始,就告诉芮小丹,她看错人了!
回到丁元英拒绝芮小丹那里。丁元英说芮小丹渴望的是雄性文化的魂,他不能视而不见,他何德何能!
然而芮小丹,当时还没听说过文化属性。她不理解。
说起雄性文化,实则为强势文化,意为直接获取,可理解为自力更生。整本小说里,真正的强势文化属性的人,是三个女人——芮小丹、欧阳雪、肖亚文。至于韩楚风,不了解发家史,不好说。林雨峰也有一段不光彩的发家史,不能算强势文化。
想来想去,符合强势文化属性的,就是芮、欧阳、肖,这三个女人。
芮小丹勤奋求学,学成自食其力工作,是为强势。
欧阳雪混沌摊起家,勤劳致富,后来弄格律诗也是赶鸭子上架,不愿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摔打,后来还是回归她的餐饮业。欧阳别看是一个配角,文化不高,但骨子里却强势文化属性,她对于投机取巧的事,一点心思也没有。有的只是对朋友的忠心,对事业的忠心,对金钱的敬畏。
肖亚文大学毕业,步入职场,一步一个脚印。待格律诗这个事,丁元英给了肖亚文一个机会,而肖亚文在研究材料以后,发现了格律诗之胜,从而明白了丁元英之布局。然后大胆提出入股格律诗,是为胆大心细,而且不藏着掖着,欧阳雪对叶晓明几人退股,可以说有赌气的成分,欧阳雪义气的地方多一些。而肖亚文,虽算出了几分胜算,但入股其实也是有着投资风险的。但她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嗅到了机会了,直接入股,是为强势。
再说丁元英,他是一个勘破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人,所以他在强与弱之外,属于局外人,所谓槛外人。但丁元英做事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格律诗,所用武器都是弱势文化,他都是用的破格获取的方法。所以丁元英才说自己是略懂投机之道的混子,充其量能挣几个打发凡夫俗子的铜板。
所以,丁元英早已经告诉了芮小丹,他丁元英不值得。
那么为什么王明阳臭弹之后,丁元英又同意了呢?
一个是芮小丹一颗真心,值得。
一个是丁元英不忍再辜负一颗真心。
还一个是丁元英也想改变一下这颗痴心。
芮小丹之痴,王庙村扶贫的事,也可见一斑。她的本意,是给丁元英找点事做,这样可以多留丁元英在古城些日子。
其实这也是一种痴。明明她和丁元英就可以两年后一起去德国,王庙村的事,本为无事生非。
前一篇分析格律诗与王庙村文化属性的文章已经说过,丁元英看到了王庙村的因果,选择由自己承受因果,让王庙村保持干净,让格律诗回归道德。芮小丹,看不到这份因果,以为这不过是给丁元英找点事做。
都说芮小丹是天然大悟的一个人,我不认同。芮小丹说既然爱了,那就爱吧,这句话确实是符合本来的,但是其实真正做到的既然爱了,那就爱了的,只有丁元英一人。他因为这份爱,不惜沾染因果,沾染是非,与自己隐居的设计背道而驰。
芮小丹之痴,还在一个重要的决定上,可以看出来——自杀!
第一,芮小丹毁容了。
第二,芮小丹残疾了。
芮小丹,在“有用”与“无用”这件事,过分执着了,这是着相了——执迷于表象而忽略了本质。芮小丹,既然热爱刑警这份工作,从职业道德她不该死;芮小丹既然爱丁元英,而丁元英也爱她,为了这份平等的爱,她不该死。
可能有人会觉得芮小丹是因为不想让任何人为难,不想让任何人难堪。我反对!
任何不敬畏生命的行为,都不该给其寻找理由做出美化,因为有时候,你的生命不是你的生命,它不因你而来也不该被你终结。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这个来去,是天道本然,而非人力硬为。所以,芮小丹自杀,她错了,她痴了。
她扣动扳机的那一刻,想的是:乖,我不能再疼你了,你自己去找吃吧。
这是一种无用论,是为痴!是为颠倒、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