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金刚经说什么》随读——鸡娃与无为

   《金刚经说什么》里有个小故事,我觉得很有意思,今天还跟我家小哥和女儿分享来着。

     
      说——明朝有个人,每天都拜天,因为所有的神仙都在天上嘛。一拜就是三十年,终于有一天一个神仙显灵了,问这个人求的是啥?
      这个人就说,我啥也不求,只想一辈子有饭吃有衣穿,不会穷,要是多几个钱可以一辈子游山玩水,没有病痛,无疾而终。
     这个神仙就说了,你求的这个是上界神仙之清福。你说你求个功名利禄的,我可以答应你,你求个神仙之清福,我没法给你呀。
 
     这个小故事,真真耐人寻味。
 
     神仙之清福,原来就是这个样子啊。这些个清福本来就是人生而有之的呀,孩童时代,有吃有穿,无所谓穷富,一小块泥坑也能玩个不亦乐乎,小孩子就算磕磕碰碰有个小病小灾,睡一觉好了。这不就是清福吗?
 
      待到不知何时何岁,突然的就心有所求,求个自己安排生活,求个万事如自己的意,求个做人上人,求个功名利禄,分别心就起了。
     哪怕结婚生子,面对自己爱的人,还是求个凡事自己安排,自己强势的可怕却不自觉,自己执念之繁多却不自知,苦恼越来越多,霉头也越来越多。在我看来是分别心太重了。
 
      三千烦恼丝,根根长在头上。烦恼如风,它本就常来,不寻都自己找来,确偏偏的,好些自寻烦恼的,念头多的睡不着觉,满脑子愁苦。
     清净之福,自性本有,却向他处求,求谁呢?
 
     现在,鸡娃横行。说真的,自寻烦恼。自己的清净之福不要了,再来把孩子的清净之福也给打消了。
 
     《你好,李焕英》里说,我希望我女儿健康快乐就好。
       这句话真好,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最大的爱,因为健康快乐四个字,说的就是一个清福。维护孩子的清福,这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呀。
 
     鸡娃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个分别心,认为职业分高低贵贱,认为生活分高低贵贱,认为人生亦分高低贵贱。
     这份分别心,只会让孩子明白一件事,这世界是分等级的,生活是分等级的。人生是分等级的。
     但我想问问,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呢?
     若以钱分,等级森严,但大把人不在乎这个,安于自己的生活,过的很自在快乐。
     若以快乐分,等级无法量化,快乐这玩意儿很主观。
     若以众人之眼光分,更没个标准,你看如砒霜,我看似蜜糖。各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说,分别心这件事,它是错的。因为它除了让人增加烦恼,无他作用。
     
      若把分别心放下,便会发现,生活有几分无为而治的滋味了。
      家人之间,器物之间,没必要过多纠结,任何人,任何事,任何东西,无需纠结对错好坏,实事求是的去看待,客观关照,把自己主观的分别之心剔除,会发现,一切都不复杂。
 
     可能有人会说,那孩子就让他自由生长了吗?我想说,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做一个好妈妈,好爸爸,好妻子,好丈夫,好女儿,好儿子。就可以了。这个好字,自己去品,是把自己做好了,尽量做极致了。至于孩子,他自有课题,无需你替他烦恼。
      若天天抱着手机,抬头便吼孩子做题去的,自己都未能担一个好字,凭什么鸡娃呢?不过是花几个辅导班的钱,让人给看孩子罢了。
     若天天与老婆老公孩子父母都无话,张嘴就把孩子的择偶标准给定出来的,自己都未能担一个好字,凭什么干涉娃呢?不过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和权威性罢了。
 
      总而言之,自己先不辜负自己,再去干别的。
 
     这个不辜负自己,不是执着于自己。
     分别心重的,凡事从自己出发,知道省着自己,惯着自己,放纵自己,这叫做“我相人相众生相”。这是执着于表象而忽略了本质。
      自己的生活之本质之核心在于自己,但有句话叫“厚德载物”,自己要够厚重,才能让自己的生活真正定住,如定海神针一样。而这份厚德载物,反而需要放下对自我的执着,要站在高处去看生活,不能站在低处。迷在我相里,就如陷在低处的泥坑里。因为把自己摘的太脱离环境了。
      人与环境是无法分离的。自己只是生活的一环,让自己与环境最大可能的融合,才能把生活对自己的控制缩小到最小限度。所谓越自律越自由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放下分别心,是第一步。
 
     无为而治是第二步。
     人生需要太多的无为了。《金刚经》里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作为是有极限的,因为各人能力不一样,各人所求所愿都不一样,各人的因缘际会还是不一样。因各不同,果亦不会同。
     就像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天才。而有的孩子,费劲吧啦的,也学不出所以然。必须承认人与人是有天然的差别的。但这份差别不是孩子的错。因为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一面。所以,万事不可强求,因为作为存在极限。
     无为却没有极限,因为天然自性,人终有悟的一天。《金刚经》说了,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所以,开悟是早晚的事。
      引《金刚经》里的偈: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不在他处求,在自己心里呢。
      清净,亦不在他处,在自性。
      清福,自性本有,先去找到它,再去珍惜它。
 
      《金刚经说什么》里的一个关于清福小故事让我随感而发一大通。
       哈哈!
       最后,放个女儿写的童话,真的惊艳我了,从她八个月起给她念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我很感恩,我当初做到了。
网站地址:http://nalihw.cn
本文地址:http://nalihw.cn/47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4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