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无声告白》读后感:夫妻之间应该坦诚

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了这一天,我连续发布了10天公众号文章,推荐校图书馆的优质书籍。在这个过程中,最受益的是我自己。

一方面,我学会了使用秀米进行公众号文章排版,这于我而言,即是一项新技能,也是一片新天地。

另一方面,我被“读书”两字洗脑,被“好书”浸润,被“名人名言”感化,深刻意识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遇,我都该读书。不拘泥于手段——例如可以用手机读、用电脑读、可以用听喜马拉雅、听微信读书;不拘泥于时间——可以在工作时、可以在走路时、可以在喂奶时;不拘泥于完美——可随时开始、可中途放弃、可随时暂停。

为什么要读书?也许是余华的这段话给了我启示:

“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只属于自己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和个人空间的狭窄使阅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阅读打开了我们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让我们的人生道路由单数变成了复数。”

为了那片更广阔的天地、为了心灵的自由,我要读书。读书、写作,从此不能弃。

读书笔记

01

《无声告白》

内容概述

书的封面上写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这句话对于那些背负着他人——比如父母、伴侣、师长或者孩子的期望的人来说,很有力量。然而,如何摆脱期待,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伍绮诗给我们讲了一个女孩莉迪亚的故事。故事从家人发现莉迪亚在一个早晨没有在餐桌前出现开始,从莉迪亚已经死了大家却不知道开始。围绕着莉迪亚的去向,作者将现在与过去进行交叉叙述,为我们展现了发生在莉迪亚家庭里的故事,最终揭示莉迪亚的去向——为无法承受父母的期待而自杀。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华裔美国人,跟随父母在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上长大,在父母打工的高级寄宿制学校——劳埃德学校上学。他是如此与众不同:他是学校的第一个东方学生;他的外表和饮食习惯和其他学生完全不同;他的父母在学校打工,而其他同学的父母一般是清教徒、参议院或是石油大亨等……因为自卑,他从不参加社交活动,他放弃了讲中文,即使由于成绩优异考上哈佛大学,拿到本科和硕士学位,他依旧没有朋友,无法融入周围的人群。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则成长于弗吉尼亚的白人家庭,被当家政教师的妈妈独自抚养长大。妈妈对莉迪亚的期望是“找一个优秀的哈佛男人”,过平凡的生活。然而,莉迪亚讨厌家政课,梦想突破社会对女性的定义,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在当时的社会,这个梦想是不同凡响的,人们对于女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拿起手术刀做医生等情景是陌生甚至排斥的。然而莉迪亚希望与众不同,她在物理、化学等科目上表现出色,她考入了拉德克利夫学院(当时专收女生的哈佛附校,后全面并入哈佛大学)的物理专业。

希望自己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莉迪亚遇上了希望自己和其他人一样、能够融入人群的詹姆斯,瞬间便坠入爱河。他们从对方的身上都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他们都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成为自己。于是他们对自己的期待便随着孩子的降生落在了他们的大女儿——聪明伶俐的莉迪亚身上。

莉迪亚成为他们的期待的承载体一方面是因为莉迪亚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另一方面莉迪亚聪慧且听话,能够满足他们的一切期待。而莉迪亚听话是因为内心对父母离去的恐惧——妈妈玛丽琳曾经因为无法忍受平凡的主妇生活、想要拾起当医生的梦想而不告而别2个多月,父亲詹姆斯则因此一蹶不振,整个家庭因此蒙上阴影。她想,只要母亲不再离开,一家人仍旧在一起快乐生活,她就满足妈妈的一切愿望。

从此,玛丽琳和詹姆斯再也不知道莉迪亚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莉迪亚表现出了他们各自期待的出类拔萃和受人欢迎,但随着莉迪亚的自杀,真相的一步步揭露,大家才发现,一切都是表象。莉迪亚不爱科学,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以及被母亲知晓的恐惧;莉迪亚没有朋友,她一直假装在社交,以便让父亲开心。

最终,压倒莉迪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一直默默陪伴支持她的弟弟内斯考上了哈佛大学要离开她;几乎没有人能够听她诉说。而另一个朋友杰克的质问则引发了她的心灵地震:“至少我知道我是谁,我想要什么。”“你呢,李小姐?你想要什么?”“至少我不会一直让别人告诉我该做什么。至少我不害怕。”

在内斯从哈佛回家的那个夜晚,莉迪亚跨进湖上的小舟,然后走进水中,在水下闭上了双眼。留给玛丽琳、詹姆斯、内斯以及妹妹汉娜无数的哀思和不解:为什么?生活该如何继续?

莉迪亚的死亡给这个家带来了改变。玛丽琳和詹姆斯带着对莉迪亚的怀念,改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对伴侣的态度,勇敢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生活逐渐走上正轨。

02

 读后感

我们是否能听到那些“无声告白”

作为母亲、作为老师,看完这个故事百感交集。为莉迪亚感到心疼:在本该无忧无虑、享受青春年华的年龄,却独自背负着巨大的沉重的压力。她的行为背后的思想、动机不被父母所看到、所发现,她的压力无从缓解,她的世界沉闷得透不过气来。一个孩子,怎能忍受这样的生活?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在她的父母身上。玛丽琳无疑是可怜的,她的母亲因为婚姻失败而将婚姻美满的梦想寄托在她身上,而她则极力摆脱母亲的期待,渴望成为和母亲不一样的女性。然而在她不自知的情况下,她不经大脑思考地仓促地选择了与詹姆斯恋爱,导致在即将拿到学位的大四因怀孕而被迫中断学业。她以为生完孩子可以重新回到校园,却没料到一方面婚后生活并不富足,不能雇佣保姆照顾孩子、打理家务,另一方面她的丈夫认为她去进修或工作都是自己无力抚养妻儿的证明。因此,虽然有与众不同、成为医生的野心,在行动上却不够坚决,和丈夫的沟通不够,梦想与现实南辕北辙。

“与众不同”的执念使她在逃离无果之后,把目光放在了刻意迎合她的莉迪亚身上。作为母亲,她是不太合格的。她透过莉迪亚过着自己的生活,把女儿当成自己的替身。于是,她完全忽视了这样一个孩子隐藏在背后的落寞、孤独与恐惧。

詹姆斯无疑也是可怜的。被排斥而封闭的童年给他的性格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不擅长表达、也不太会沟通,更无法探知莉迪亚的真实想法,这对父女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所以,究竟是谁的错?如果玛丽琳不那么执着于与众不同,随遇而安,或者和詹姆斯好好沟通实现梦想的方法和策略,也许就不需要将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如果詹姆斯不那么自卑,接纳自己的身份和成长历程,接纳自己的性格,或许也能走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和周围人和谐交往,也许就不会在将自己的家庭与外界隔开的同时要求女儿善于社交。如果莉迪亚能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真实的想法告诉父母,勇敢地做自己,也许就不会被压力和恐惧压垮。

所以,原本一切有解,却因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隐藏心事,使得事情滑向了悲剧。

故事的最后,詹姆斯和玛丽琳相互原谅的彼此,接纳了自己的同时也接纳了家人,家庭氛围不再沉重。

“在这个夏天剩下的日子里,以及以后的很多年,詹姆斯和玛丽琳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措辞,无论是对内斯,对汉娜,还是互相之间。他们需要说的太多太多。”

这大概就是这本书书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的含义吧。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不敢承认、剖析、接纳的话,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家人,伤害了自己的人生。What if I told you everything? 也许一切都不一样。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应该坦诚,无论是开心,还是悲伤或者愤怒,都要说出来。只有表达出来,其他人才知道你的想法,大家才能一起思考问题的症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才能幸福地一起生活。

夫妻之间的坦诚以及互相助力梦想,才能将孩子从父母自身的焦虑和沉重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最终,父母独立、孩子独立,却又能相互信任,在情感上紧密连接。

03

原文摘抄

那些打动我的话

  • “好伙伴”,她提醒自己,油门和离合器是好伙伴。突然,她发现,这不是真的,如果一个上去,另一个就得下来,那算什么好伙伴。然而,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 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一个向上,另一个向下。一个得到,另一个失去。一个逃离,另一个受困,永远受困。

  • 莉迪亚五岁的时候,会扒在水池边观察醋和小苏打中和反应生成的泡沫。莉迪亚从书架上拖下一本厚重的书,说:“再给我讲讲。”莉迪亚轻轻地把听诊器放在母亲胸口。泪水模糊了玛丽琳的视线。其实,莉迪亚自始至终,爱的并不是科学。

  • 她一直追求“不同”:生活与自我的标新立异。好比一个人举起他的世界,转动了一下,然后又放回地面。后来,失意的玛丽琳为了他们的女儿,将梦想夹在薰衣草间小心埋藏。 

  • 她脑中错综复杂的齿轮不为任何人旋转,纵有无数想法,也像困在窗户里面的蜜蜂,得不到实现。现在,她独自待在女儿的房间,被各种遗物包围,没有什么薰衣草,空气中有的,只是尘埃。詹姆斯很久以前就觉得,妻子是为了她的各种心愿而活的。

  • “至少我不用别人来告诉我 ,我想要什么 。”他说 ,语气里的轻蔑让她退缩 ,她好几个月都没听到这样的话了 , “至少我知道我是谁 ,我想要什么 。”他眯起眼睛 , “你呢 ,李小姐 ?你想要什么 ?”

  • 杰克是对的 。她一直活在恐惧之中 ,她不知道除了恐惧还能做什么 ——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 ,她父亲会因此崩溃 ,全家再次瓦解 。此后 ,她母亲的所有心愿都变成她的承诺 。只要她能留下 。

  • 她一直是如此的恐惧 。所以 ,每当母亲说 “你想不想 ”的时候 ,她会说 “是的 ” 。她知道父母一直渴望什么 ——不用他们说出来就知道 ,而她 ,希望他们开心 。她遵守了诺言 。她母亲留了下来 。读读这本书 。是的 。你想要这个 。你喜欢这个 。是的 。

  • 现在 ,她想起那只曾经优美地降落在一摊树脂里的苍蝇 ,也许它误以为那是蜂蜜 ,也许它从未见过树脂 。当它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时 ,已经太晚了 。它挣扎扑腾 ,然后沉陷 ,最后淹死 。从那个夏天开始 ,她就非常恐惧 ——害怕失去她的母亲和她的父亲 。 

  • 很久以前的那天,就是坐在这个码头上的这个位置时,她已经开始感觉到,继承父母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发觉内斯把手放在她肩上的那一刻,她几乎是心怀感激地落到了水里,让自己沉下去。

  • 在这个夏天剩下的日子里 ,以及以后的很多年 ,詹姆斯和玛丽琳说话时会选择真正能表达自己的意思的措辞 ,无论是对内斯 ,对汉娜 ,还是互相之间 。他们需要说的太多太多 。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八斗文轩 » 《无声告白》读后感:夫妻之间应该坦诚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