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部取材于真实扶贫干部事迹的故事影片,当然也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主旋律影片。看完电影《秦岭花开》后,我们不禁惊叹,原来主旋律影片也可以拍摄得如此感人,如此让人泪流满面。
《秦岭花开》这部电影是以商州市山阳县卫计干部兼口头坪村党支部书记李长庆同志为原型,讲述基层扶贫干部扎根扶贫攻坚一线,帮助广大山区群众脱贫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商洛丰富优美的文化旅游资源,反映广大基层干部对党忠诚、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看完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我认为该片有四个特色:
一是独特的叙事视角。在叙事性的影视作品中,视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核心问题,这是一个“由谁讲述”和“怎样讲述”的角度问题,一部影片,如果视角把握不好,会导致整个影片的故事演进和叙事效果。《秦岭花开》这部影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手法,以和主人公李长庆搭班子的村干部刘德荣的视角展开故事讲述,讲述了“我的兄弟李长庆”的感人故事。
正是由于《秦岭花开》第一人称叙述者的存在,影片就能集中挖掘讲述者自身的细腻生活体验,不仅使影片故事讲述生动感人,如行云流水,如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长幅画卷,也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感染力——代入感和真实感,让观众觉得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是精彩的人物形象塑造。我们看过的一些主旋律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总是想把优秀人物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这都些优秀人物往往成了脱离现实生活的“超人”,这样反倒让观众觉得不真实,甚至会让观众产生反感和质疑,觉得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相去甚远,因为这些影片塑造的是扁平化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显得单薄,立不起来。
《秦岭花开》这部影片塑造的也是一个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李长庆,一个普通的乡村扶贫干部,一个扎根基层的驻村第一党支部书记,也是奋战在农村的千万个扶贫攻坚基层干部的代表。这样的人物,其实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形象如何塑造,他是如何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扶贫干部成长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的,虽然他身上有爱岗敬业、勤勉奋进、敢于担当、知难而上和勤政爱民等优秀品质,但他的身上也必然带有普通人的烟火气息,他也必然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部影片在深刻挖掘主人公李长庆的优秀品质的同时,难能可贵地表现了他作为普通人真实的一面,为人父、为人夫和同志手足情感,这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观众产生了很强的代入感,感觉这个人物就是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人。
当然影片也塑造了家珍、大勇、梁老汉、常老汉 戴婶、杨懒娃等等农村人物形象,真实还原了山区农村的现实生活。
三是真实的乡村生活场景的还原与再现。《秦岭花开》展现了真实的秦岭山区的农村生活,山区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那些云雾缠绕的山峰、开满野花的田间小径、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清澈见底的小河,凋敝落后的街道、民居,还有古色古香的古镇。影片展现了山区群众的脱贫故事,他们的脱贫攻坚采取因人制宜、因户制宜的策略,比如常老汉的养蜂,家珍、大勇办养鸡场养鸡,冯全家种植的油牡丹等等,当然常老汉从抵制养蜂,到如何爱上养蜂,大勇从离开家乡到回乡创业,办养殖场的一波三折,还有二流子杨懒娃如何从四体不勤的无赖变成一个勤劳致富的人,戴婶的搬家和故土难离的恋家情结……也在影片中有精彩的演绎。就这样,一个个贫困户在包户扶贫干部的贴心帮扶下,是如何依靠产业脱贫的曲折过程和场景,也全部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总之,影片给我们还原了真实的农村,真实的贫困户,真实的山区生活。
四是优美自然风光和厚重文化底蕴的诗意表现。这部影片在讲述山区群众脱贫攻坚故事的同时,还让观众眼前一亮,因为它为我们诗情画意地展现了如世外桃源般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云遮雾罩如仙境般的山峰波谷,满眼绿树鲜花的小村庄,国色天香的牡丹园,蜿蜒流淌的清清小河,风光旖旎的千年古镇……好景美不胜收,让人沉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漫川大调有浓墨重彩的表现,也表现了影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比如影片在多个场合,插入贫困户在脱贫过程中和脱贫后,群情激昂地演唱漫川大调,这些既展示了山区群众的淳朴憨厚和勇敢坚毅,也反映了他们战天斗地、勇于改变自身命运的壮志豪情。影片在结尾处完整地展示了一段漫川大调的演唱过程,那慷慨的豪情看得人荡气回肠:
“秦岭南,漫川关\不是江南胜江南\秦风楚韵千百年\霜染红叶映长天\古往今来多少事\谁教沧海化桑田\一片真情恸天地\万古长风留人间……”最后我简单交代一下该片情况,该片由商洛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西安画之梦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出品的一部扶贫题材的主旋律电影,由著名导演强小陆执导,由著名演员张译文、黑雯丽、黄精一、张鸿斌、戴辉瑶等联合主演。
可以说,既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电影《秦岭花开》,非常值得一看!
2021年4月21日20:45作于碧云天书斋
图片
【作者简介】杜崇斌: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系,中国金融作协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诗人,西安市百名骨干艺术家之一。现为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百人计划”签约作家,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特聘作家,已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儒张载》、长篇儿童小说《追梦少年》等作品多部,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有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