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捕手》《死亡诗社》《触不可及》《雨人》片中窥人

写在前面

    既然是写影评,就稍微换了轻松些的语气来写本篇文章。我擅自揣摩电影导演的心理,也许从电影被拍出来的那一刻起他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被当作艺术品欣赏,那将是作为一个导演莫高的理解和荣耀。即便在播出之际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他也希望是观众或者影评人因为电影本身而落泪,在夜里思来想去余韵悠长。不是作为某场电影鉴赏课上的实验品被细细解剖,拆解开来用专业的理论去分析,我猜想导演包括演员也不忍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肢解。这样还不如去看纪录片或者科普类文章,甚至更兼具科学性和严谨性。

    对于一部好电影解构他,不如融进他。如果是初看一部电影,并且没有接触过类似主题当然可以就此一部来谈谈想法,可如果几部优秀的电影尽管情节大有不同,都贯穿着同一深刻的主题,我想不妨将他们放在一起讨论。一是可以将探讨的问题从各个层面展示出来,多维度的视角使对同一问题讨论的更全面和深入,二是可以不断强化同一种心灵的触动,会使人反复思考且更有体悟。庄子曾在《庄子·外物》中写道“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都是如此,其实看了几部电影读了几本书都不重要,他们总会上升成同一种感动留在你的心里,融入到你今后生活的每一刻。

   

    所以这次我没有只选择一部电影来做他的评析,而是选择了四部:分别是《雨人》《触不可及》《死亡诗社》《心灵捕手》。

   

    我把他们都归结为对于人的探索,其中包含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探索以及对自己的探索。以下是我整个归纳和不成熟的想法。

《心灵捕手》

与人为伴

人首先是人

   “人首先是人“是指当我们想要与人交往时首先要明确对面不是病人,不是残疾人,不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面只是一个人,和你没什么差别的一个人。这样说或许有些抽象,举一个《触不可及》中的例子:Phillppe开出高价应聘全天陪护,当其他应聘者被问及为什么来面试这份工作时,回答大都相似比如“我很有同情心”“我曾经学习过社工专业,很懂得照顾人”“我曾经照看过80岁的老太并让她愉快的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因为他们第一眼先看到了Phillppe的轮椅,他瘫痪的腿,在他们进入这个屋子的那一刻起,先划清好了界限:你是一个病人,并且你需要的照顾和怜悯。这是无论开多少价格都无法弥补回来的健全人对身患残疾人的俯视,这似乎在时刻在强调着“我可是要俯下身来照顾你的”。这会让对面的人因时刻感觉自己是需要被照顾的废人而愤怒,这一点也在Driss走后新换的陪护身上得到了验证。

    而Driss闯进来先甩出一句“我只需要你帮我签个字”,当被邀请坐下来继续聊一聊的时候,谈及柏辽兹的时候还反讽Phillppe既不懂音乐也不懂幽默。听起来这似乎有些像两个男人在夜色里的酒吧相遇,随便点了杯啤酒在吧台旁的闲谈。但正是因为这样Phillppe才会萌生对Driss的好感,因为他需要的不是被当作一个健康的人,而是忘记自己已经瘫痪了,这让他感觉到幸福,感觉自己依然可以和这个世界平等的打交道,所以Driss在他身边的时候他是充满活力的。他们一起抽烟,一起被美妙女郎按摩,一起开车飞奔在大路上。

《触不可及》

   

    当我们想要走进任何人的生活之时,要开掘我们身上的共性,而这种共性可以使我们平视别人的眼睛,畅所欲言的交谈。“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却包含了人类身上所有能被开掘出来的共性,两个人相同的经历,同样的情感体验甚至都可以思考这件事情都算是作为“人”的共性。多使用共性切入一段新的关系连结,思考人之间的差异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与人为伴的第一步。

人互异但平等共通

    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交流的对象和自己本身都是作为“人”存在的,这承认了我们从根本上没有差别,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每个人都有所特别。这里的特别指,人对于某件事情具有更激烈的情感或在某个领域更为突出。因为个体的特别存在,我们才得以有发现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才成为我们。

   

    无论是在《雨人》中身患自闭症的Raymond却拥有超凡的记忆力,尽管面对浴缸中的水声和其他人的碰触会大叫个不停,可是依然掩盖不了他可以背下一书架的书的内容,记下六副扑克牌的事实。还有《触不可及》中,Driss不懂所谓高雅的古典乐,歌剧或是沾了“鼻血”的画,但是他懂得如何跳舞,让自己的身体跟着音乐快乐的摆动起来。Phillppe也从没听说过“地风火”乐队,没抽过烟,没俯下身来享受下最质朴的快乐,可是他懂艺术,懂得用自己的优雅待人处事,在Driss离开Phillppe家时,同样是遇见堵在家门口的一辆车,这次的他先选择了礼貌商讨解决。在Phillppe身上Driss也汲取良多。《死亡诗社》Neil富有激情成为众多男孩子的号召者,永远是在人群中被拥簇的一个。而Todd却内向寡言,心思细腻羞于表达,可正是这种性格塑造了他有诗人般敏感追求美的性格,因此也在Keating老师的“逼迫”下,在所有人面前作出一首很棒的诗歌。

《死亡诗社》

     如果把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做个最简单的比喻,就像是同一森林中的不同的植物,有的可以开出极为美丽的花朵,有的最终长成高耸入云的大树,有的在夹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其顽强,他们都可以汲取养分吸收阳光,只是因为形态不同而有所差别。人与人之间因为差异而在不同领域产生差距,这时当人们意识到其他人身上有我所不具有的特质之时,尊重就产生了。这种尊重不是简单行为层面的请别人帮忙要回谢,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的基本礼貌。而是在两个人在已有的平等关系基础上,进一步互相欣赏的关系发展。

探索自我

寻求灵魂的平衡

   我们常常会陷入自己为自己设入的圈套之中,为某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作出相同的选择,但这往往会让禁锢住我们看待事物的方法。我们需要从对立面来找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办法,达到最合适的状态,这会使我们生活的更舒适,有时甚至会让我们找到一种全新的思维和情感。

 

    在《触不可及》中Phillppe是一个生活追求高雅品味的人,但这样的生活他虽然乐在其中但难免缺少了几份冲动显得有些无聊。这时Driss为他带来了烟草,带来摇滚乐,带来冲过去给停在家门口的邻居一拳的暴怒,这时Phillppe的生活才是完整的,他才可能意识到原来生命也可以这样时时刻刻迸发出简单却惊人的活力,他变得快乐起来。而同样Phillppe也开启了Driss的认知,甚至激发他想要创作艺术的冲动,直到后来他想要找份工作努力生活等等。他们的灵魂因为对方的补充而变得完整。在《雨人》中Charlie最初只是一个想着如何赚钱的青年商人,他从疗养院接走Raymond只是为了300万遗产,这时牵动他照顾雨人的目的只是利益。可在短短的一周中,Charlie被迫亦步亦趋的跟在雨人身边照顾他吃饭、穿衣、看电视、睡觉,他们经历了赌场大胜,在跑道上开车,一起跳舞。慢慢的Charlie心中的天平慢慢从利益倒向了亲情,直到最后他完全爱上这个哥哥,影片结尾Charlie甚至争取监护权想照顾哥哥一起生活。

   

    我想无论是Phillppe和Driss灵魂完整性的平衡也好,还是Charlie对于利益和亲情之间的平衡也好,这无疑都更有益于我们稳定的生存下去,不会因对于某种特定想法过于偏激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这种追求类似于中国文化里的“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但中庸是一种追求的状态,我认为这种状态对个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苛求。所以我们只需要借鉴他的思考方式,从自己想法互补的一面思考问题就已经足够了,已经足以让我们的人生保持平衡的同时迸发出新的活力。

《雨人》

浪漫让我们卷中求生

   我们先要学会如何平稳的生活,才有精力去追求浪漫的事物。王尔德曾经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这是在告诉我们至少也要先学会如何生活爱上自己,你的浪漫才可以正式拉开帷幕。

   

    本来我是实在不想提到这个“卷”字,我是有多憎恶这个字呢?就是每天夜里都偷偷把这个“卷”字卷一百遍丢到乱葬岗去,再踩他一百脚。可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这个世界又重新卷得不成样子。把“卷”字和浪漫放在一起简直就是浪漫主义的莫大耻辱,是浪漫主义身后的污点但又不得不提起。所以浪漫就是我们在狂卷的社会里一粒氧气罐,一个呼气孔,一颗在强压迫环境下的救心丸。

   《死亡诗社》中威尔顿学院就是一个高压迫的教学工厂,我很庆幸一群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们可以遇见Mr.Keating。他像是一阵风,吹开孩子们闭塞已久的心灵,也为他们带来了追寻自由和浪漫的权利。在影片中孩子们第一次为死亡诗社而出逃,奔走在迷雾中的他们穿着黑袍,夜里完全看不到每个人的面颊。我们只能看到一群被解放的灵魂正奔向一个全新的世界。那个世界虽然泥泞难走甚至潮湿并不舒适,可那里有诗如蜜糖般滑过他们的唇齿,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击鼓而歌在洞穴里自由舞蹈,有无数的诗人、浪漫主义者在他们周围游荡。

    我常常在想,人的灵魂也许往往自由,但代价却过于沉重。但我们从来不应该放弃浪漫,放弃自由。当我看到影评里有人写到:害死Neil的元凶无疑是Captain,因为他只教会学生成为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却没有教会他们现实的残酷。我还是愤愤的点了一个反对。我从来不认为浪漫和现实应该割裂,当现实逼死了浪漫、谋杀了所有的想象那是现实出现了问题,而不关追求浪漫的事情。就像影片中Neil的自杀不是因为他解放自己的心灵,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戏剧。而是因为他的父亲一直以来的情感施压,把Neil当作自己人生的附加品甚至逼迫他离开学院去上一所军校。为什么施害者没有要求被作出反省改变,反而是受害者要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活下去?这个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被这种想法要么逼疯了,要么逼傻了,难道真的不是这个社会的错吗?

     我希望我们可以在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心态稳定之后拥有一颗追寻浪漫的心,诚如Keating所说:“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当现实社会捆绑你、教育你、逼迫你,试着来找寻一些浪漫。不一定是诗歌,也许在湖岸边走一走,看见柳树轻轻的拂过水面荡起波纹,把夕阳打碎在暗绿色的水面上,这时在飞过来几只黑白相间的水鸟掠过几朵岸边的小花,又扑棱棱的飞走了,这也是浪漫的。再或许和你的爱人漫步在夜间的小路,路灯昏黄,疏星几点,你们咀嚼着雾气随便谈些什么,时而有几声清脆的笑,这也是浪漫的。重要的是浪漫是一种灵感,是一种态度,是我们在拥挤的世界里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小领地。当你超越自己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你自己才能变的更辽阔,而浪漫就是超越出自己最好的直通梯。

    这个社会将一直永不停歇的一路卷下去,唯有浪漫才是生活的解药。

结语

我把课上的呕心沥血呕出来的影评作业搬到了【鱼言两则】里,目的有二:第一是为了存档留念,记录此时能够自由表达自己想法的愉悦心情。第二是为了提醒自己,我还能写还能够表达,也希望以后多多表达出来。当我在动笔的那一刹那我才意识到想说的太多,呈现出来的东西连我想的八分之一都不到,实在是万分焦急。这督促我仍然要多思考,多看书,多看电影,仔细生活。

网站地址:http://nalihw.cn
本文地址:http://nalihw.cn/42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0日
下一篇 2021年4月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