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这个故事被收录于合集《四季奇谈》中,《肖申克的救赎》在其中的副标题为《春天的希望》,被拍为电影后,名声大震,于是就以这个故事的名字命名了小说的名字。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述了银行家安迪,被当作杀害妻子的凶手送上法庭。他在法庭上的陈述冷静而克制,这样却被律师及法官误解为城府深,老谋深算,更像是一个杀害妻子的凶手。妻子的不忠、律师的奸诈、法官的误判、狱警的凶暴、典狱长的贪心与卑鄙,将安迪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推向了世间地狱。狱中发生了一系列事情,被强暴,被暴打,被利用,无意中了解了妻子被杀真相,想沉冤得雪,却被无情拒绝。在这个过程里,他用两把尖嘴锤,将监狱墙壁凿碎成粉末,藏在衣袖和裤脚内,每次放风时,在运动场周边散步,随着他的走动,灰尘掉落。花了27年的时间,把监狱墙壁凿穿,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终于越狱而出,重获自由。书中主人公,一开始并不知道会不会成功,27年的时间里,中间发生任何变故,比如换了牢房,比如不能独住一间,比如换了新的监狱,都会使他重获自由的希望成为泡影。但是他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里,并不去想是否能成,而是一直做,一直做。关于努力,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结果才去做,而是做了以后才有可能有好的结果。
书中有一些我喜欢的句子,摘抄如下:
“人的命运很难说,事后回想,一个小动作,往往决定了一生的走向。”
“我这么做的理由和市场一流肉贩非新鲜肉品不卖的理由是一样的,只是为了维持英名不坠罢了。”
“大多数囚犯都不是什么好人,无论对自己或是对别人,都没什么好处,他们最大的不幸,就是被生到这世上来。”
“我不随便听信别人的传言,我要自己来判断。”
“尽管他碰到不少麻烦,还是继续过他的日子,但世界上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却办不到,他们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这么做,其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被关在牢里,却还是不懂得过日子。”
“当你生活在压力锅中时,你得学会生存,也学会放别人一条生路,否则会有人在你的喉咙上划开一道口子。你得学会体谅。”
“看着它们,我内心升起一股暖意,这是任何人看到美丽东西之后都会涌现的感觉。这种美是花了时间和心血打造出来的,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原因。”
“他是个不知感恩的人,对任何人从来没有一句好话,认定全世界都跟他作对:这个世界骗走了他一生中的黄金岁月,而且会把他下半辈子也榨干。”
“或许是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或坚信自己终会获得最后胜利……或只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即使被关在这堵该死的灰墙之内,他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光芒。”
“政府还蛮会报仇的:他们把他训练得习惯了这个粪坑之后,又把他扔了出去。”
“他得到的最大回报,是监狱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赢得所有人的善意对待。”
“我们知道在超凡人圣和无恶不作之间还有第三种选择,这是所有成熟的成年人都会选择的一条路。因此你会在得失之间求取平衡,两害相权取其轻,尽力将善意放在面前。我猜,从你每天晚上睡得好不好,就可以判断你做得好不好……又或者从你晚上都做些什么梦来论断。”
“只要检查每个人的银行账户,就知道谁是上帝最眷顾的子民。”
“如果一个人懂得利用时间的话,即使每一次只有一点点时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能做出多少事情。”
“有些鸟儿天生就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明,歌声太甜美、也太狂野了,所以你只能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
“‘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的。”
读完《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故事,我想谈谈关于信仰这件事。
信仰的对象是什么,并不重要,不管你是信神,信佛,信基督,还是信仰某个人,只要能给你带来内心的力量,让你对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实际付出行动,我认为都可以。但是信仰的形式很重要,比如一步一磕头,去寺庙烧香拜佛,手脚齐全却向其他人乞讨等等,这些形式我是不认同的,有那个时间和精力,怎么不去做点实际的事情来改善你的生活呢?至于说生老病死,祈求上天保佑,长寿健康,或者平安顺遂等,我觉得也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阎王叫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我们人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吃健康的食物,做适量的运动,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活着的每一天鲜活闪亮,死就不操心了,反正操心与否,都是确定了的事情。
但凡有运气成分存在的信仰,我一个都不信!因为长到现在,我从来没有因为所谓的运气而多赚到一分钱或者获得额外的惊喜。年年抽奖,普及率为70%以上的,我也没中奖过一次。我的信仰是我自己,我偷偷的拼尽了全力,让别人看到好像毫不费力。因为我愚笨,又领悟力不强,所以每每前进一点,都需要比那些聪明人更用力。
好在我虽然是蜗牛的速度,但拥有乌龟的毅力,或许还能活得像王八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