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到世界末日,我们会被永远铭记,
我们这些幸运的少数,我们这些相系相依的兄弟,
谁今日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
——亨利五世.《亨利五世》
改档多次,上映过程一路坎坷,所幸还是可以在电影院里相遇,真好。
(本文不涉及对主创团队宣发时操作的评价,只针对电影本身)
剧透预警,害怕剧透的可以直接从第5部分开始看,或者拉到最后,两个大字,推荐。
01
进入战场
“楼里的人保护咱们呢。”
伴随着防空警报声,由老人们的回忆缓缓展开,这就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四行仓库保卫战。
一队逃兵被押入四行仓库,他们中有小孩儿、有瓜怂、有老兵油子,也有连枪都端不起来的家伙,贪生怕死是人性中最难克服的部分,我也很难苛责这一群人。
仓库中是88师留下来的一个营,修筑工作,摩拳擦掌,准备在这里用血肉之躯阻挡日本军队,保护上海。
一道苏州河,隔出了天堂与地狱。
02
对峙的四天
“我们将在这里死去!
将意义传递给下一位生者!
这就是对抗这个残酷世界的唯一办法!”
没多久就是第一场遭遇:
我方使用策略瓮中捉鳖,效果拔群!
敌方使用武器芥子毒气,造成不小的伤害。
一轮交锋后,敌我双方都开始认真起来了。
接下来的几场战斗真的刷新了国产战争片的上限。
夜袭
3小时守
护旗
一场比一场精彩,一场比一场让人揪心,一场比一场令人唏嘘。
影院中的震撼也无可比拟。
03
被侮辱的军人
如果只是一场表演战斗,那些死了的战士算什么?
日军指挥官和谢晋元团长城下一见,日军带来了最后通牒,谢团长带着誓死不退的决心。
“我们接收到了可以使用重炮的命令,你们也应该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这是你我之间的名誉之战”。
其实这不只是两个指挥者的名义之战,这是上海的保卫战,这是保卫中华民族的血战
。
日军做好了占领的准备,国军做好了舍生取义的觉悟。
但是,一个人带来的命令改变了这一切。
“上峰有令,撤入租界。”
这场死伤惨重的浴血战斗,只不过是国民政府演给国际上的一出戏。
“各位洋大人,你们看,我们还没有放弃抵抗,求求你们帮帮我们吧。”
现在戏演的差不多了,再演下去没啥用了,你们也撤了吧。
“你们就这么定义这场战斗?”
竟至如此耻辱。
这是对这些做好舍生取义觉悟的军人的侮辱,这是对那些战死的军人的侮辱。
看到这里我其实突然想到了一周前看的《极速车王》,当时我看完满脑子只有一句话:
“对理想主义者的侮辱甚至比理想主义者的死更让人难以接受。”
用在这里也合适。
前面的那些牺牲的战士,那些身上绑着一堆手榴弹跳下楼与敌人攻城队同归于尽的战士,那些为了护旗就算死也要用身体支撑青天白日旗的战士。
我替他们不值。
撤退过桥时被日军扫射,为了生的希望冲锋的时候,民众也受到震撼,捐钱捐物捐药品,而且纷纷冲过封锁,想尽快把士兵们拉到安全的地方。
最新的正式海报就是用了这一幕,市民们伸出手去,想要救助那些士兵,而士兵也正在冒着身后的枪林弹雨通过这段桥。
这里可以说是毫无节制地煽情了,配乐、升格、画面咔咔一配,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声来……
对不起,并没有,因为我一想到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是谁造成的,我就生气,陷入了拍的越悲壮越煽情,我就越生气的怪圈,根本顾不上哭。
04
战士们
“舍生取义,吾所愿也”
“舍生取义,吾所愿也”这句话,是第一个绑着手榴弹跳楼的战士留下的血书。
之后为了阻挡日军盾牌阵破坏墙体的计划,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绑上手榴弹,一边喊着自己的家乡和名字,一边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
这也是整部电影最震撼的部分。
(四行仓库纪念馆内塑像)
有无畏的战士,也有胆怯的普通人,比如张译饰演的老算盘。
端不住枪,杀不了人,一心想跑,张译演的真好,一个如此“负面”的人物,让他演出了那份真挚的怯懦,不招人烦的同时,会让人真的思考他的想法有无道理。
我不想也不能苛责他,因为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英雄,普通人只要能在需要的时候,往前踏一步,就够了。
比如最后,他成功跑出去混入市民中,但是在大家冲过去救援的时候,他超越了那个胆小惜命的自己,向着桥的方向跑了过去,这就够了。
小湖北的脑海中,一直浮现出一个身着戏服的白马将军,独自面对曹操大军。
这个对应的也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一句台词。
“关老爷,讲的是兄弟情谊,可赵子龙不一样,他护着国呢。”
四行仓库里的人也一样,护着国呢。
05
关于电影
请一定去电影院看。
电影本身是很不错的。
视觉特效极其震撼,全片IMAX摄影机拍摄(该买什么票,大家懂了吧)。
演员发挥出色,除了刚刚表演的张译以外,各位老中青主配角都可圈可点,欧豪为代表的年轻演员比之前都有进步,杜淳李晨包括客串的黄晓明都算是完成了角色的塑造。
辛柏青老师演的方记者很有意思,开始也与日军接触,后来与欧美媒体接触,最后深入到仓库内,从一个自我定位与战争不搭嘎的“精明人”,到最后冲桥时为了羊拐(王千源饰)嘱托的那一包东西在枪林弹雨中折返取回的“莽撞人”,很有味道。
演员塑造的好,其实还和一个东西密不可分,那就是方言。
全片每个角色都是天南海北的方言,正如史航老师所说,国难之日,每个地名都是伤口,每个人名都是未来。方言一下子就把四行仓库一栋楼的争夺战拍出了泱泱中华四万万人的紧要关头的感觉。
当然,这部电影也不是没有缺点。
首当其冲的就是群像发挥一般,有些角色很值得写点儿什么记录下来,但是还有很多角色的转变就十分突兀,唱大戏的姜武等角色还是不够立体。当然,即使147分钟也不可能让这么多人面面俱到。
其次还有煽情,其实如何控制合理的煽情是95%的导演都会面对的问题,而且这个事儿也要看观众的接受度,我这样很内敛的人就觉得煽情太多、太过,类似杨慧敏泅水献旗是谎言,四行仓库纪念馆解说员都会专门澄清的;租界义士接力传递电话线渡桥更是有点儿不合逻辑,很多地方很难让人真正投入感情,但是我观察和我同一场的很多观众其实觉得感动到正好,这一点见仁见智。
06
故事与历史
离神作一步之遥。
在《1917》的那篇推送里,我说战争片的两大主题就是毁灭和救赎,但是对于四行仓库的这场战斗,毁灭和救赎显然还是不够的。
这场战斗是特殊的,因为它的动机就不是真正的战斗,这只是蒋介石想要打一场“表演战”,吸引西方列强的同情,表决心而已。
而88师的孙良元更是被刻在耻辱柱上,贪污国民政府拨下来修工事的26万银元,在上海市时侵吞市民捐赠物资,意图强奸前来慰问国军的女大学生,然后丢下400孤军拍拍屁股跑路,速度之快,人称除了阎王爷谁都追不上的“飞将军”。
将士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政府高层在小手段不断却无大义,军队指挥官又是腐败的废物。400勇士被当成表演的棋子,用完即弃。
管虎导演是有挖掘的,但是现在看来,导演基本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战争场面的挖掘上了,对于一些背后的原因也只是寥寥几笔。
毕竟真实的四行仓库保卫战也并没有这么激烈,守卫过程中日军并未发动强有力的大规模进攻,守军的牺牲在参战者的回忆录中应该也不超过10人。
至于原因,[email protected] 表述的很清晰,我这边直接引述。
电影宣发标榜铭记历史,但是却干了历史发明家的事儿,所以随着剧情发展,很多东西都圆不回来了,只能以煽情结束,非常可惜。
07
总结
让电影的归电影,政治的归政治。
即使导演和电影宣发都傻了吧唧地想混为一谈,但是我还是要说,让电影的归电影就好。
不管背后的政治、主义的争议,单纯的把它当一部电影,我是非常推荐大家走进影院的。
毕竟仓库里的将士们,确实是英雄。
2014年9月1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民政部公告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揭开局部抗战的序幕,到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中国军民在亡国灭种威胁的危难关头,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英勇抵抗,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无数英烈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公平正义,舍生取义、壮烈牺牲,他们的英雄业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万古长青。
其中以团体进入名录的有:
谢晋元等八百壮士(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8师524团
冷云等八名女战士(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
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
马石山十勇士(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第5旅13团7连6班
刘老庄连八十二烈士(1943)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
而写下观后感的今天,正是日本战败投降75周年纪念日,也是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
我们从未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