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朱煜老师的《教书记》,感谢虫虫老师的推荐。朱老师的文字典雅,对于教育的思考很深刻,书中一些句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的案例1:
我们班上有一个孩子写作文语句不通、错别字很多,我每次给他改作文时作文中都有一堆语病和错别字,孩子改得头疼,我也批得头疼。
上一次他周末没有写作文,我非常生气,质问他怎么没有做作业。他眼中含着泪:“我不知道该怎么写。”那一刻,我也有一些自责,困惑也涌上心头:该怎么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呢?
朱老师给出了解决答案:
只有“抄”是最可行的权宜之计了。一方面,从心理上讲,让这样的学生抄一篇作文,完成一次他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对他来说是一种轻松,一种解脱。烦躁不快的情绪到此结束,不至手影响其它作业的完成。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阅读的习惯。
与其给一本书让他自己读,不如为他选一篇好文章让他抄一抄,然后让他再大声地读八遍,或者选一些文中的好向子让他背一背(数量上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由此来达到积累语言和培养习惯的目的。
下周准备试试这个好方法。
我的案例2:
近日来,我和一个学生的沟通上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班里一个孩子让我很困惑。她个性张扬,情商较高,也是班里的孩子王。但六年级的她有些叛逆。近日,我和她的关系总是很糟糕。
起因是她不想干班里分配给她的任务,当时我就严厉批评了她。前些天放学路队中,她又骂了带队班长,我得知后,我又批评了她,那节课中她就在练习册中写了两句骂人的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一定是写给我看的。事后我问她时,她也没有正面回应,印证了我的猜想。
这一届学生带了六年,第一次被学生骂,我感到很沮丧、很寒心。之前也和家长沟通过,没有起太大作用。朱老师下面的这段话给了我一定的思考:
从事某种职业,就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比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应该具备解读教材的技能、设计教学环节的技能、组织教学的技能、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能等等。
这此技能从哪里来?一是向有经验的前辈请教,二是靠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琢磨钻研。由于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同一条经验在不同学生身上效果也会不同。
因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将职业技能变为教育教学实践智慧。有了实践智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灵光顿现,收获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恰好前一天,我请教了我师傅。她听到这件事后很淡定,给我提了两条建议。
首先,我得成为让学生崇拜的人。如果单纯靠管,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当老师的本领过强,上课有意思,学生才能信服老师。
其次,还是要冷处理。和家长频繁沟通也不利于解决这个问题……
看来,遇到问题时不仅得靠请教师傅,也得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琢磨。
我的案例3:
上周科学课,小z在玩橡皮泥。科学老师告诉我时,我很无语:六年的孩子,在玩橡皮泥!
下课后我强忍住怒火:“你上科学课时为什么玩这个?”他停顿了片刻,很冷静地说:“科学课上的内容太简单了。”
这个回答让我很惊讶,又感到手足无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朱老师书中的案例给了我一定的启发:
进入四年级后,乔布斯遇到了一个叫希尔的女老师。乔布斯称她为“我生命中的圣人之一”。在观察了乔布斯几个星期后,希尔老师想出了对付不布斯的好办法。
乔布斯是这样回忆的——“有一天放学后,她给了我一本练习簿,上面都是数学题,她说要我带回家把题目解出来。我心想:你是不是疯了?这时她拿出一只超大的棒棒糖,在我看来地球也不过这么大吧。她说,你把题目做完之后,如果大多数都做对了,我就把这个给你,再送你五美元。我用了不到两天就做完交给她了。”几个月后,乔布斯不想再要奖励了,只想学习和让老师高兴。因为希尔老师知道乔布斯的喜好,常找来一些小工具,让乔布斯打磨镜头,制作相机。
到四年级即将结束时,希尔老师为乔布斯做了一次测试,结果,他的学业竟然已经达到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学校允许他连跳两级。可是他的父母却明智地决定让他跳一级。
希尔老师的做法看上去稀松平常,为什么会有那么好的效果?因为,激发学习兴趣不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学校、社会对此达成共识,教育体制发挥了制度保障作用。
这个案例让我想到了我们班一年级的时候,一些孩子都不认真听课。但他们的成绩依旧很好,因为他们在幼儿园时学过了这些内容。当时我只是觉得他们的常规不好,但现在想想,和小z的案例一模一样。
对于这些孩子,我们课堂的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那下课后,我们能不能和乔布斯的老师一样另辟蹊径,给这些孩子布置更有挑战性的作业呢?
愿我们都像朱老师一样,热爱读书、写作,对教育心怀敬畏,实践中带着思考,终有一天,必将收获属于我们自己的智慧之花。